重建不是复制,是新的发展和提升

——青川县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谋划与创新篇

记者   谢家平

    “5·12”地震后,百废待兴。脚下的路,怎样向前延伸?

     面对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聚集的严峻形势,思考难忘的救灾历程,展望灾区重建及青川发展的未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审时度势,统筹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把握青川发展的基本走向,理清思路,科学谋划。

     县委、县政府提出,灾区重建将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依托生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育特色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创优生态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走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建立生态修复机制,打造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弘扬生态文化,走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子;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走规模化、集约化、精深加工的生态工业发展路子;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坚持城乡共融,实施“小县大镇”战略,走生态城镇建设的路子。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富县、和谐安县等发展战略,构筑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五大框架,努力将青川建成中国最具特色的生物基因宝库,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特色经济强县,成绵广经济带后花园。这里,再没有“大干快上”的口号,没有提出GDP的指标,而是从实际出发,把安排人民生活和适应当地环境特点放在重要位置,突出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实现人民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能保证在灾区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灾区的长远发展,必须科学推进,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起来,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起来,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起来,使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增强灾区发展后劲和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在“五个结合”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正是青川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时被普遍认同的基本理念。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青川城乡居民住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房成片倒塌,许多地方夷为平地,毁于一旦。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全县出现1041处崩塌、滑坡、地裂缝、山体变形等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00.8亿元。在这样的基础上恢复重建,其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

     震后17天,青川就成立了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工作组第一时间全面收集相关数据,为灾后重建城乡体系规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08年6月3日,青川迅速派出规划人员,到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广元市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青川县农村建设规划》,通过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的艰苦努力工作,2008年7月23日,上述两项规划便通过专家组审定,主要内容纳入《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成为青川县灾后重建规划的基础。

     规划编制工作必须科学合理,符合青川实际。2008年7月4日,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挂牌成立,派出百名规划师和300名测绘人员奔走于各个乡镇,访谈、摸底、调查、评估,仅印送的各种研究报告和资料文件就达600多万字。为做实规划,2008年8月30日,青川委托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对异地重建的1镇4乡(青溪镇、曲河乡、前进乡、板桥乡、七佛乡)和30个原址重建乡镇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008年9月21日,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及相关地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35个乡镇规划初评。2008年11月17-19日,沙州镇、关庄镇等34个乡镇恢复重建规划通过评审,规划成果得到省级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创新规划理念:青川把发展放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坚持“瞄准当前、着眼长远,内外结合、项目支撑,立足实际、统筹推进”的规划理念,统筹做好灾后重建城乡规划。一是突出多样性。在灾后重建城乡规划工作中,根据各乡镇不同区位条件、人文历史、发展定位,进行具体规划,使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避免了简单复制、千篇一律。比如:对竹园城镇的规划,重点考虑县域中心的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乔庄城镇的规划,按照“功能疏减”的原则,重点考虑商贸流通的发展;对青溪城镇的规划,重点考虑旅游园区的打造。二是突出相融性。在灾后重建城乡规划工作中,坚持以生态、安全、富裕、和谐为目标,唱响生态青川主旋律,打造生态特色城镇,建设生态特色村庄。注重建筑风格与当地风貌相协调,突出周边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努力促进自然人文和谐。如,对处于四川旅游北环线—金唐线上的城镇和沿线村庄,重点以青瓦白墙等建筑形式体现川北民居特色,着力推动旅游居住一体化;综合考虑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型地貌的影响,重新规划调整乡镇集镇和中心村庄的空间布局。三是突出共享性。在灾后重建城乡规划工作中,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享性,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科学规划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及就学就医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让全县25万受灾群众共享灾后重建成果。

    创新规划内容:构建“π”型城镇化体系。围绕“小县大镇”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城乡互动,努力构筑“以沙州经木鱼、乔庄至青溪为横轴线,以房石和关庄经乐安至蒿溪为左纵轴线,以竹园经凉水至乔庄为右纵轴线的“π”型城镇化体系。8年内,重点打造竹园、乔庄两个一级集镇,青溪、木鱼、三锅、关庄、沙洲5个二级集镇,建成省级重点集镇。竹园镇:继续扩大城镇规模,2015年聚集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集镇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乔庄镇:按照功能疏减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成显山露水、宜居宜业的精品城镇。青溪镇:突出生态旅游,建成旅游古镇,2015年集镇集聚人口达到1.5万人,集镇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木鱼镇:打造生态农业重镇,集镇聚集人口达到1.5万人,集镇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强力推进姚渡、乐安寺、凉水等29个三级集镇建设,形成一批功能完善、产业支撑、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城市化率力争达到40%,重点集镇和县城聚集人口达12万人以上。

    ——构筑“H”型交通主骨架。按照“三纵三横四联,八通道一工程”的主骨架网络,抓好公路交通建设规划。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规划建设好兰海高速连接线、竹园至下寺、黄坪至茶坝、凉水至茅坝、蒿溪至大坝、凉水至楼子等12条500公里县乡公路。按照产业优先、人口集中聚居地优先、资源优先的原则,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好500公里通村公路。强化山、水、田、林、路、民居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安全人畜饮水、土地开发整理、沼气等工程建设。加快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广、传输快捷的现代通信、信息网络体系。

    ——编织“○”型公共服务网络。“○”型公共服务网络就是按照全域覆盖的理念,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提高设防标准,科学选址,恢复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重建53所各类校舍。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院、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实现社区有卫生服务中心,乡有标准化卫生院,村有卫生站,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广播电视100%覆盖全县农村,光纤电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镇。建设县文化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同等享有社会保障待遇。

      青川县政协副主席、规划组副组长李国海介绍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12个专项规划,突出了以人为本、科学重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突出民生问题和基础设施、产业恢复与发展,突出政策思路和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突出规划编制思路和理念创新。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青川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恢复重建工作,使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经济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