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又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广元市通过有线联网、无线覆盖、直播卫星覆盖、农村广播网建设等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但是,随着村村通工作的不断推进,覆盖方式及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广电自身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如何保持长期通、永久通的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结合广元实际,对保持长期通、永久通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十一五”以来,广元市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采取有线联网、无线覆盖、直播卫星覆盖方式,共解决了7054个自然村21万余户偏远山区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实现了230个乡镇2517个行政村响广播;通过灾后重建,全市广电环网基本形成,6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办公用房得到改善,市县城区建设电影院8个,乡镇建设电影院4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力促进了广元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在“十.五”的基础上提高了2.5个百分点,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27%。
但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广电事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快速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成为新时期广电人面临的新任务。为构建“村村通”运行维护体系建设、确保持“村村通”长期通永久通,确保广大偏远山区农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职能部门认真履职,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广元市受经济落后和自然条件两大因素的制约,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市多年来形成的广电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再次成为突出大问题,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快速解决该问题的唯一手段。对此,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财政、广电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层层签订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确保工程建设组织到位、资金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广元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广府函〔2009〕86号),对广电“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相关职责、具体措施、资金投入等作了明确规定。各级广电部门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实打实地的抓,为确保全市广电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建管并重,成效明显。在推进工程建设中,广元市按照“高标准、高质量、严管理、保长效”的方针,全力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为确保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户户通”、“永久通”,我们坚持边建设、边管理、边探索、边完善的总体思路,把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工程推进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搭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维修维护网络和管理平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服务体系构架基本建立,组织保障到位。我们还根据山区地理气候特点,制定安装避雷设施等有效方案,从制度上、技术上防范设备的损坏,减轻设备维修压力。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延伸了广电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偏远山区农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打造了广电就在身边的“零距离”服务新模式。目前,全市偏远山区的村村通用户可以通过电话通知维修人员上门或通过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在短时间内将故障设备送到就近的站(点)进行维修。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广元市通过维修维护网络和平台,为14000余户用户提供了设备维修服务,为4000余人次提供了电话咨询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质量。在2010年抽验的1543个受益农户对“村村通”工程普遍赞誉,他们发自内心地说:“直播卫星就是好,偏远农村少不了”、“直播卫星工程是我们老百姓的致富工程、幸福工程”。目前,广元市没有上送维修一台村村通故障设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群众满意的目标完全达到。
目标明确,监管有力。各县(区)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在分解村村通目标任务和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时,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目标责任书》内容,落实到部门、到乡镇、到人头。广元市广电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广元市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管理暂行规定》,对村村通设备及用户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加强对县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业务培训,确保“村村通”服务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序服务,为保持长期通广播电视创造了条件。
经费落实,人员到位。近年来,广元市从灾后重建、“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中安排近53万余元用于“村村通”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争取解决了乡镇广播站及村广播室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年度补助194.8万元,确保了“村村通”工程运行维护的基本投入,办公有场地;解决了182个乡镇广播电视站专职广播人员的编制问题和48个乡镇广播兼职人员,确保“村村通”运行服务工作有人做。由于这些有力措施,基本实现了我市“十一五”村村通工程从工程建设向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为进一步深化“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
虽然我们在探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也一些困惑和困难。一是“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至今未纳入各级财政公共事业年度预算支出,配套资金到位难;二是乡镇机构改革,客观上弱化了乡镇广电职能。三是网络整合已逐步到位,原来以网络收益补充“村村通”运行维护的职能被剥离,这将使“村村通”运行维护投入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几点建议:一要尽快建立自上而下的村村通管理服务体系,做到权责统一;二要尽快出台和明确“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补贴)政策;随着“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两年保修期期满的临近,三要尽快拟定运行维护社会化的相关政策,实行公共服务、有偿服务互补的模式,确保村村通、长期通;四要开展新业务,拓展新领域,满足广大受众个性化需求,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市局社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