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贤良   文·图

 

山水环绕的美丽紫云乡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谈起家乡这两年的变化,元坝区紫云乡金花村七社64岁的冯金山老人高兴地说:“灾后重建和‘挂包帮’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党委政府出钱改造了民居风貌,整治了烂泥路,建起了健身场,还帮我们搞起了猕猴桃产业……如今,我们住小洋楼,坐私家车,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日子舒坦得很!”

灾后重建山旮旯里换新颜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蜿蜒盘旋,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小洋楼高高矗立,一幅幅红色感恩标语甚是醒目……这是25日记者在紫云乡三清村安置点看到的场景。

    “这些都是浙江人民援建的,我们现在过的生活跟城里人差不多哟!”伴随着阵阵轻音乐,正在村口广场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村民蔡永寿乐呵呵地说。“你看嘛,出门脚不沾泥,累了就在这儿来锻炼,安逸得很!”一旁的王秀莲满脸喜色。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三清村65户房屋全部倒塌,200余人无家可归,村内道路、桥涵多处受损垮塌,5万余公斤粮食、800多头牲畜被埋、数百亩农田受损。

    地震后,浙江省民政厅、红十字会、华丰集团等单位先后为三清村重建捐赠资金150余万元。修民居,建村级综合服务楼,筑通村水泥路……而今,三清村旧貌换新颜,楼房林立,功能配套、设备完善,产业凸显。

    在村支部书记杜长江的带领下,走进村级综合服务楼,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宽敞明亮,功能齐全。“村级综合服务楼是浙江人民捐赠60余万元修建的,面积有260多平米,在元坝区可以说是一流的。”杜长江向记者“炫耀”。

    乳白色地砖,淡黄色窗帘,崭新的家具依次映入眼帘。在蔡永寿的家“借得长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恩人”对联依旧挂在墙上。“我要让子孙后代都知道是浙江人民帮助我们重建了家园。”主人蔡永寿说。

猕猴桃让大伙儿致了富

    盛夏七月,记者在紫云村看到,串串猕猴桃层层叠叠如翡翠琼楼,一眼望不到边的猕猴桃藤被果实压弯了腰,和着微风,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滋味。

    在地里修枝除草的村民们虽然被太阳光晒得脸泛红光,却还是笑得合不拢嘴。“今年猕猴桃果挂得比往年好,肯定是个丰收年。”三社村民王心武笑盈盈地说。

    紫云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生产条件极差、交通不便。全村700多名群众仅靠人均4分多的薄田瘦地度日,村民一年忙到头,睡的是板板床,烤的是堆堆火。“穷山恶水刁民狂,有女莫嫁紫云郎。”成了这里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不变更穷。为了摆脱贫困,村民先后自发种植柑橘、苹果、养殖奶牛、长毛兔,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92年,三社党员李明秀开垦10亩荒山带头栽植了1000株猕猴桃,投产第一年,卖了1900元,第二年卖了6000元,李明秀越种越有信心,如今她家年纯收入高达16万元。在她的影响下,猕猴桃成了村民的“致富果”。去年,该村种植户罗秀华收入12万、王勇13万、张春梅16万……猕猴桃已成为该乡的特色骨干产业。

    成立猕猴桃协会,建猕猴桃冻库,注册全国首个猕猕桃地理证明商标……如今,紫云猕猴桃的牌子越来越响,吸引了一个又一个外地种植户来这里种植,也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

    “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就在家门口一样能挣现钱。”花甲之年的王礼乾满脸欣喜。在紫云乡,香溪人徐丕模发展承包了160亩、成都人刘明勇承包了80亩、广元电器老板朱登云承包了30亩……2011年,紫云乡发展猕猴桃种植户960户,建成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园4个,规模总量实现5000亩,实现产值560余万元,人均增收1330元。

“挂包帮”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是‘挂包帮’让我和妻子李素华喜结良缘,过上了幸福生活,我还送给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一面‘真情挂包帮、光棍娶新娘’的锦旗,表达我们俩口子的感激之情。”昨日,32岁的冯开毅仍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

    去年4月,全省“挂包帮”活动启动后,紫云乡有三个村被省市帮扶,其中紫云村、金花村分别被蒋巨峰省长、省政府办公厅联挂,嘉川村被市委罗强书记联挂。一时间,省市各厅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搞规划设计、驻现场指导,为这里脱贫致富“把脉”开方,做基础设施建设、建产业园区、强基层政权组织……过去闭塞贫困的小山村顿时“热闹”了起来。

    门前瓜果飘香,屋后绿树成行。新建的小洋楼代替了破烂的土坯房,连片的猕猴桃产业园一眼望不到头,这是省、市、区“挂包帮”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新变化。金花村三社80岁的樊季山老人感慨万分:“‘挂包帮’把水井‘搬’到了家里头,只要把水龙头轻轻一拧,水就哗哗地来了,再也不为吃水发愁”,“7月20日市委罗强书记来这里后,我们要按照他说的着眼长远,走低碳发展的路子,做好猕猴桃、生猪等特色产业发展,让大家早日脱贫致富。”七社社长罗忠莲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帮到心坎上,扶到关键处。紫云村正依托紫云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已申报为四川省水利旅游风景区,这里将是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度假胜地。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用‘翻天覆地’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该乡负责人的一席话发自肺腑。

    产业兴起了,洋房住上了,腰包鼓起来了……如今,元坝区紫云乡人的生活是越来越“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