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超 记者 周小丁
今年1-3月,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15.6%、41.1%、21.8%、15.4%和5.7%;1-6月,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35个,到位市外资金143.62亿元,同比增长37.26%,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55.24%;……
跨越式发展,正成为广元革命老区的主旋律。“……以项目投入为抓手,以做大做强产业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青春健康的新广元。”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罗强提出了广元老区发展的新思路。
老区发展差距大 制约因素多
广元革命老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基础差,底子薄,受到的帮扶少,因而长期受诸多“瓶颈”、“短板”的制约和灾害的破坏性影响,现在仍然是西部集老、山、穷和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于一体的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
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40%和60%;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全省的8.6%和30.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全省的67.8%和7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全省的65.4%和80.1%,农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196元的贫困人口占到了农民总数的17.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4.8和12.7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反映着与全国、全省相比,广元革命老区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
长期制约广元老区发展的“瓶颈”、“短板”究竟是什么?据有关人士分析,制约因素有四个:一是二、三产业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2010年二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全省低7.8和11.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全省低7.6和1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比全国低5.8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3.5和5.8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村公路建、养差,技术标准低,通达能力弱,群众“行路难”、“过河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田基本建设薄弱,保证灌面只有35.8%,农业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劳动者综合素质低,人才匮乏。四是自然灾害频繁,尤以旱洪和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以上,18.9万人失地、失业,生活无着。
抢抓内外机遇 谋划发展新跨越
找到“瓶颈”和“短板”,老区能干什么?答案绝不是“等”、“靠”、“要”。广元革命老区当前面临着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自身也具有持续跨越发展的比较优势、巨大潜力和内生动力。
2010年,老区迎来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放在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同时将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汶川地震灾后发展振兴规划》。四川省也正在积极实施《秦巴山区(四川部分)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纲要》,并正在编制《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川陕革命老区(四川部分)振兴规划》,为广元老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政策支撑。
改革开放至今,广元老区自身也已具备了诸多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
资源比较富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全市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特色农业资源、文化与旅游资源、森林资源、人力资源都比较丰富。
四川区域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速形成。到2015年,可以实现县县、区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在1、2小时内可以到达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沟通他们的桥梁和接受其幅射的腹地,并成为连接我国西南、西北的新兴经济带。
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十一五”特别是灾后重建以来,175个基础设施项目、3450个公共服务项目、2423个产业发展项目相继峻工投产,造血功能有所提升。精神家园重建亮点纷呈,感恩文化、红色文化成为了主旋律,延续和发展了红军精神的“枣树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成为了广元灾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写照,为“两个加快”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经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洗礼与锤炼,感恩奋进,真抓实干,从“原地起立”到“跳起摸高”,出现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好势头。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5.9%、63.2%、15.0%、15.9%和9.3%,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实现了跨越发展。
有了这些机遇与优势,老区人民对发展充满了信心。但老区人民也清楚地知道,要实现广元老区发展新跨越的宏伟蓝图,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就必须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增强老区观念,弘扬红军精神,抓住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奋力推进广元老区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