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上中学,却能得到大学教授的指导。海淀区中学与驻区高校联手建20余个创新后备人才基地 还在上中学,却能得到大学教授的指导。海淀区教委“牵线搭桥”,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驻区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与海淀区的中学合作,创建了20多个创新后备人才基地,100多名有创新潜质的海淀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科技导师。 “建设创新后备人才基地,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培养对科研的兴趣,掌握科研的方法,提高动手的能力。”海淀区教委负责课外实践活动的工作人员怀英介绍,科教资源丰富是海淀区的一大特色。继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向中小学开放后,海淀区教委开始积极地为驻区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与海淀区中小学牵线搭桥,建设创新后备人才基地。 截至目前,仅清华大学就已经在清华附中、101中学、中关村中学、八一中学四所中学建立了创新后备人才基地。此外,北京理工大学与北理工附中合作;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交大附中合作,也分别建立了创新后备人才基地。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都可在学校报名,参加创新后备人才基地的培训。经过层层遴选,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优异的中学生,高校将“一对一”配备科技导师,给予重点培养。 北交大附中高一学生巩丙晨从小就对机器人感兴趣,一心想造个能判断人类动作表情的高智商机器人,可因为数学知识不够,他的研究没走几步就卡了壳。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交大附中联手建创新后备人才基地后,巩丙晨在交大机电院有了自己的科技导师,“有不懂的就直接给老师打电话,或者去学校向老师请教。”在科技导师的帮助下,15岁的巩丙晨现在已经对线性代数、微积分有了基本的掌握,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又向前进了一步。 像巩丙晨一样,海淀区100多名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科技导师。他们通过电话交流、网上问答或者直接到实验室听课等方式,与导师近距离接触,不断汲取科技知识。 在给爱好科技的中学生打开方便之门的同时,创新后备人才基地也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了“近水楼台”。怀英介绍,为激发本校老师为中学生作科技辅导,以及中学生到大学参加课外实践的积极性,目前清华大学正在制订政策,拟将大学教师给中学生上校外实践课的时间算作课时;同时对于到清华参加校外实践的中学生,如果将来考入清华大学,中学时期的校外实践课程也可算入大学学分。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则将通过测试的手段,对于创新后备人才基地培养的、有突出表现的中学生,在自主招生时优先录取。(记者王海燕 通讯员陈厚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