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援建广元现场指挥部,除了选址组的“神行太保”,还有负责工程建设的“拼命三郎”,搞信息宣传的“夜猫子”和做保障后勤的“隐形人”。他们和一线工人一样,在为灾区人民默默奉献。

    副总指挥倪定华系余姚建设局副局长,负责协助总指挥管理安置房的工程建设。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不顾腿部骨质增生的痛楚,几乎每天奔波在剑阁、元坝、朝天的各个援建点,或联系协调当地政府,或踏勘安置房建设场地;晚上,他听取工程建设组及各施工、监理单位汇报,研究工作方案,几乎每晚都工作到凌晨。

    工程建设组组长、青年突击队队长周泽主动请缨来到广元,穿梭于各乡镇和当地建设、规划、消防等部门之间,踏勘现场,协调调度,为100多个援建点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施工力量和项目配套。他深入施工现场一线,足迹遍布剑阁县、朝天区和元坝区的几十个乡镇,协调解决各单位在施工安装中遇到的难题。

    李鞘巧5月份才刚刚结婚,已有身孕的妻子正在杭州培训。他顾不上跟妻子商量,就报名参加援建工作,立即奔赴广元灾区。叶琪负责材料运输、落点统筹等协调工作,经常和交通部门、供货安装单位现场对接至深夜,直到货物全部疏运完成,确保人不等货,货不压站。他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批准火线入党。

    周志成每天行程200多公里了解一线情况,工作不分昼夜。当施工企业材料进城遇到困难时,他凌晨2时赶去协同当地交警部门帮助。王波不辞辛劳,连续作战,参与朝天区、剑阁县各点的质量情况排查和进度统计。

    徐彭余每日都要根据情况变化给施工单位下指标,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第二天6点多又起床开始奔忙。周奕负责安置房建设中的技术把关,工作时间安排打破常规,连续作战,但毫无怨言。

    镇海质监站盛双庆、王雷只用两天时间,就跑遍了元坝全区27个乡镇62个建设点。在青牛乡、朝阳乡等偏远地方,他们只能向老乡讨碗热水泡方便面充饥。因为劳累,他们晚上都睡得很死,为防余震被压,在床上放了个装有方便面、矿泉水等物品的“救命包”。

    王文成既要统计上报安置房每天施工安装进度、材料进出场及施工安装人员等情况,又要协助做信息宣传工作,中午经常来不及休息,晚上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实习生陈晓明积极协助现场指挥部承担了大量的打字、复印、统计等工作。

    来自宁波市规划局的雷勇和蒋卫鸣不畏路途艰辛,连日奔波调查,克服人地生疏、交通不便、气候炎热等困难,积极推进场地选址规划工作。

    信息宣传组组长、党员先锋队队长王人扬年仅2岁的孩子因发高烧正在住院,他自己腿部受伤,刚刚缝了3针,伤口还未痊愈,但一接到援建任务便按时赶到广元。他白天组织策划各类活动,晚上常常熬夜撰写材料,并积极推动“五比”立功竞赛活动,在各援建单位组建的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成为抗震救灾援建先锋和排头兵。

    信息宣传组成员陈忠清、周峰写材料、编简报、报信息,常常通宵达旦,人也瘦了一圈。周峰还因工作表现突出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光荣入党。

    后勤保障组组长、临时党总支副书记林依法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援建人员安排车辆、食宿,采购办公用品,协调处理日常事务,是指挥部的好“管家”。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一接到求助电话,褚金国、郑威两位医生都立即赶赴现场为病人医治。到广元后,他们已经累计诊治病人近200次,10多次送药到工地。

    驾驶员刘维杰每天不分时间,一有出车任务马上行动,有空时还帮助指挥部复印文件和办理其他事情。驾驶员李大金、毛宝珊、朱家鸣、张体学、郑玉明、徐国荣、崔红良、葛民杰、牟水文、毛立柯等克服路况差、地方不熟的困难,冒着滚石、滑坡的危险,每日行车数百公里。朱家鸣还在援建一线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王人扬  记者   张建明   白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