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各级干部群众发扬浙江援建人员“白天拼命干,晚上挑灯干,晴天努力干,雨天抢着干,假日加班干”的“五干”精神,狠抓城镇板房和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并着力以“四个确保”迎奥运。
为妥善安置好“5·12”地震灾害中的受灾群众,青川县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自建方针,鼓励群众就地就近建房,分散安置群众。同时,因地制宜,创新安置模式,一是县内统筹安置。鼓励群众就地就近分散以经济适用的竹子、木材、稻草、牛毛毡等为材料,搭建能避暑、防水、过冬、适用、够用的过渡安置房6.8万套。二是县外异地安置。将青川县3100多人异地安置到剑阁、元坝居住。三是教育寄读安置。组织了近2000名中小学生到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寄读安置。四是投亲靠友安置。该县按照“以人算账、以户结算、整体搬迁”原则,由各乡镇登记造册,县财政在国家补助之外另给每人一定补助的办法,投亲靠友安置。五是企业援助安置。通过派员洽谈、现场招聘、劳务培训、资金支持等措施,将受灾群众安置到企业岗位就业。截止目前,全县城区和公路沿线建成板房19235套,入住12085套。同时,全面启动了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凉水、茶坝、瓦砾等乡镇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进展快、效果好。
在此项工作中,青川县各级各部门干部和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全体成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顶烈日,冒酷暑,深入一线,苦干实干,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每天工作都在20小时左右,有力促进了全县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告诉记者:全县干部群众奋力苦干,力争在奥运会召开前实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8月8日前关庄、竹园、马鹿三个集中安置点群众返回原址,就近就地分散促进自建过渡安置房,确有困难的必须就近迁入活动板房;二是确保集镇受灾群众在8月8日前先住进活动板房;三是确保农村受灾群众在8月8日前全部进入自建过渡安置房;四是确保城镇农村的受灾群众全部拆除帐篷,全面完成过渡安置工作。以确保受灾群众安全和灾区社会稳定,以出色的工作成绩为奥运会献礼。
(记者 柳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