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20年,骑烂摩托5辆,调处纠纷2000余件

一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别样人生

记者 胡博

    在云峰镇,有一对“冤家”结为亲家的故事被传为美谈。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龙毅成功调解的一起意外死亡事件。

    2007年,云峰镇木梁村十组母广恩帮八组寡居的李姓村民翻建猪圈。因为老猪圈年久失修,翻建过程中,一扇突然倒塌的土墙砸向了母广恩……他去世了。

    当时,母、李两家都很贫穷,都有一个14岁的女儿在上学。母家的妻子陈菊先因小儿麻痹症已丧失劳动能力,丈夫是家里唯一的经济依靠。刚死了丈夫寡居的李家,日子过得同样紧巴。司法人员还没有介入调解,两个孤儿寡母的家庭就先干上了。陈菊先哭得死去活来,要李家赔人赔钱。李家翻新猪圈养猪致富的愿望落空,还出了人命。李家女主人三次跳堰自尽,幸被及时救起。

    龙毅闻讯后,10余次分别上门做工作,稳定双方情绪,实地了解两家的经济收入情况,并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同时救助这两个家庭。在获得双方信任的前提下,龙毅动员李家每年向母家支付5000元,连续支付5年,保证母家的女儿顺利成年。协议顺利签订后,龙毅并未就此罢手,而是一直跟踪关注两家的生活状况。李家女主人再婚,生活条件稍好,龙毅动员其主动增加了补偿金。李家还时不时地到母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在长期的接触中,两家的女儿成为了好朋友。更可喜的是,李家的女儿小菊还与母家兄弟的儿子处上了对象,并结为了夫妻。曾经的“冤家”,就这样结成了亲家。

    龙毅常说,基层调解员就是帮老百姓顺那一口气。20余年,他经手的2000多起案子,没出现一例当事人反盘起诉的事例。

    “做事,就是要有股子冲劲、耐劲”

    身旁一摞摞的卷宗,桌上厚厚的记事本,响个不停的电话,知道一个人20多年的繁忙。还有那放于司法所外的旧摩托车,虽是他三年前换下的第6辆,可同样见证了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的身影。

    2009年,他被省法建办授予“四川省法制建设先进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他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1年,他作为全市政法系统6名英模之一,在广元市巡回讲演10余天……他,就是苍溪县司法行政系统的人民调解员龙毅。

    “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站岗”

    1964年生于苍溪县城的龙毅,20岁时被招进县丝绸厂当工人,1995年进入司法系统工作。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有负责感、能担当。

    2010年7月,苍溪县紫云工业园区建设及石家坝、赵公坝的开发陆续展开。云峰镇的紫云、张王、皇观等4个村近600户村民的征地拆迁补偿是工作的重点。此时,为了征拆补偿,村与村、组与组、家族与家族、户与户、人与人等各种矛盾交错纠集。龙毅所在的云峰司法所受命承担了相应的调解工作。

    刚进场,龙毅这样的司法公职人员常被村民们误解是来“找麻烦”的。他们被人推推搡搡,甚至还有人指着龙毅的鼻子,放狠话“你今天要是处理不公道,叫你站着来,躺着回去。”龙毅无所畏惧,他心里装着的是公平公正,他的手上有法律这个最有力的武器。杨某再婚,刚娶进门的媳妇带来的娃不能得到全个人的补偿;石某户口迁走想再回村领足全个人的补偿也不行……在龙毅的指导下,涉及征拆的个人补偿分配细到0.5、0.2个人头上。例如0.2个人的补偿,就是针对那些曾经是当地的村民(也为村建设做过贡献),且户口转走未满10年的村民。0.5个人补偿,包括的正是那些近3年内才再婚迁入当地的村民……

    驻征拆现场的5年,龙毅常常每天零点后回家,第二天天不亮又必须赶到现场。一日三餐没有定时吃过,石家坝的陶家垭与张王村路口小卖部就是他临时充饥的地方。有时在小馆子吃碗面;小食店关门了,就叩开商店泡碗方便面。正是因为龙毅与同事们全程依法公正参与,近600余户村民无一户对国家的补偿标准有异议,上亿元补偿金顺利地发放到村民手中。

    “调解工作,就是帮老百姓顺气儿的”

    龙毅半路进入司法系统,新工作所需的法律知识、公职人员的从业资格,都是靠他一股子冲、耐劲儿自学完成的。1996年,他取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大专函授文凭;1998年,他考取了国家公证员资格;2004年,他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取得国家法律执业资格。而这期间,龙毅正在边远的万安乡(现并入白驿镇)、永宁镇工作。白天,他要与同事们一起进村入户调解纠纷、解决问题。“过关斩将”的这些自学成果,全是他在乡间小屋灯下熬出来的。

工作上的出色,龙毅靠的还是这股子冲、耐劲。2001年苍溪大旱,驿道山脉之上的云峰镇群众吃水、农业栽插用水都特别困难。龙毅几乎两三天都会遇上调处争水的矛盾纠纷。“关口前移,提前预防”不是很好吗?龙毅与所里同事到文印店制作了一批邻里互敬互让、依法表达诉求的宣传小册子,发至村民手中。这招,果真大大地减少了同类纠纷的发生。

    2007年,云峰镇设了新所。年底,龙毅被任命为所长。为了更快熟悉情况,他几乎每天都泡在34个村。2008年初冬的一个小雨天,龙毅用摩托车载着同事到虎背村猫儿垭(当地小地名)去调处一起债务纠纷。行至一处陡坡,湿滑的黄泥刹不住车,两人随车摔下了坡坎。龙毅双手双脚与胳膊都破了皮,往外渗血。同事想先把他送到医院,可龙毅却坚持先调处完纠纷再说。受伤较轻的同事拗不过他,嚼了些板茅叶为其止血,并就近为他找了一根马桑树棒拄着。扶着一瘸一拐的龙毅到当事人家处理完事情,才赶回镇卫生院作了包扎。

    从矮楼里的两间破旧办公室到现在标准化的基层所;从当初全镇年发案率300余件降至现在仅40件不到……这,都倾注了龙毅无尽的心血。现在,全镇哪个村哪一家住在哪个位置?邻居是谁,关系如何,发生过什么矛盾纠纷……龙毅都了如指掌。

    唯让龙毅愧疚的是妻子与女儿。女儿的学习,家长里短的琐事,全是妻子徐小清一个人包揽。去年,女儿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龙毅更是把全部心思放到工作上。因为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现在还同时兼任苍溪县处理涉建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继续为全县的征拆工作做着贡献。

    近些年,苍溪县司法局对新进年轻人进行培训,局领导每次都要安排龙毅回来给他们上课。

    “我们做事情,就是要有一股子冲劲与耐劲!”,这是龙毅每年上课都不会讲落的话题。因为,他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