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先生从今年2月份开始,把用了一年的不限时包月宽带换成了每月40小时的套餐,新业务从2月1日起正式生效。4日凌晨3点多,石先生家因欠费被切断了网络,欠费金额296元。即使每天24小时、连续4天持续上网,也不过花掉288元,何况还有40小时的套餐含量。这荒谬的数字是怎么来的?经过采访,记者发现实际上,这“归功”于北京联通公司一套匪夷所思的计价标准。

令人发蒙的欠费账单

年前,提前放假的石先生携家人来到位于黄寺大街的父母家中,打算陪二老一起过年。由于从事的工作离不开网络,石先生一进父母家门,就把笔记本电脑连在了网上,此后一直没有主动断开过连接。2月4日凌晨3点多,石先生打算查收邮件,却发现网络无法正常连接了。他通过电话客服了解到,断网是因为欠费所致。

“296元,怎么这么多钱?”当他在营业厅里拿到欠费账单时不仅有些发蒙。石先生父亲家安装的是北京联通小区入户宽带,以前一直是包年,今年1月中旬,石先生的父亲办理了业务变更,改为每月40小时,自2月1日起生效。按照联通的收费标准,超出40小时后的计时收费,一小时3元。从2月1日到4日,4整天一共是96小时,再减去套餐中的40小时,是56小时。而石先生去营业厅缴费时,是下午三四点钟,4日这一天还没有过完,所以,应该产生的欠费最多是50小时×3元=150元。为了不耽误别的客户,石先生缴了欠费。回家以后,他算来算去,都无法弄明白,296元是怎么来的。

让人瞠目的计费方法

记者通过石先生提供的合同号,向10010客服人员核实了上述信息的真实性,根据记录显示,缴费前,石先生本月一共上网500170秒。这约等于139小时,是5天半的时间。4天不到怎么会产生了5天半的上网时间?面对质疑,客服人员把电话转到了投诉部门。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等待,投诉部的客服终于拿出了一个解释:“客户在2月份生效新业务时,需要在1月最后一天上网结束时,断开网络。如果没有这么做,网络保持连接直到2月份,那么这将作为一整段时间进行计算,并且按照2月份的业务内容,计入2月份的资费。”石先生家里安装了路由器,1月31日24时,他没有重启路由器,所以前几天的上网时间全部计算到了2月份的头上。

与事实不符的客服解释

投诉部客服告诉记者,这叫做“跨时段收费”,在客户合同上有明示。记者家中正好存有一份中国联通小区入户宽带的客户合同,查了一下,合同上一共10条,没有一条明示了“跨时段收费”的内容。

一位从事电信业的工程师告诉记者,这种计价软件太不人性化了,“为什么不按照人们的常识来划分业务分割点,又不主动对客户解释这种分割方式呢?”而有律师表示,联通此举“根本就是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应通过法律诉讼对抗这种霸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