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出台狠招,封杀奥数,在全国传得沸沸扬扬。
这些招数包括:教师兼职或办奥数班将被严处甚至开除;民办学校自主选拔试题不得有奥数内容;公办学校奥赛选拔学生,校长最重可撤职;教师进修学校、少年宫培训机构停办奥数班。
杭州奥数培训,同样遍地开花。曾经被誉为选拔优秀数学天才的奥数,已如黄毒泛滥,使众多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有家长痛恨地对记者说,最好也停办奥数。
“成都封杀奥数”的做法是否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全国其他省市效仿?如果杭州也采用这些措施,能否将奥数连根拔除?
杭州中小学压根没“奥数”
“杭州中小学(指小学与初中),哪来的奥数?从来没有过!”
说这句话的人叫施储,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分会副会长。
“奥数这个概念被混淆了,其实真正的奥数只存在于高中,小学、初中都没有。”
奥数全称“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举办,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国内高中为与国际接轨,也纷纷加入这一赛事。
“现在‘奥数’这个概念完全被混淆了。只因为奥数代表了数学领域最高水平的竞技,随便什么数学培训都被冠以‘奥数’的头衔或称呼,不知情的家长就跟着叫……”
杭城从今年起暂停“华杯赛”
中小学没有奥数,不等于没有数学竞赛。
杭州有华杯赛、希望杯赛、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这些林林总总的竞赛中,唯一能冠以“奥数”之名的当属“华杯赛”(“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这创办于1986年的数学竞赛,主要面对小学和初中。其训练方式与出题内容都与高中奥数近似,也是极少数国家有关部门曾力推的赛事之一,带有“半官方”色彩。
在杭州,“华杯赛”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牌子最硬。
有力的证据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只要拿到“华杯赛”一等奖,杭州最好的那几所民办初中,不用摇号,可以随便进。这是多少家长花钱都买不来的“特权”。
然而,这一赛事从今年开始在杭州地区暂停举办。原因是去年出现了严重的泄题事故。当年虽然举行了比赛,但未进行评奖。此后,赛事杭州组办方决定,从今年起暂停比赛。
成都的“封杀”之举,在杭州已无“用武之地”。
培训机构扬言将组队赴上海参赛
“‘华杯赛’(在杭州)被叫停没关系,我们明年会带队直接去上海参加比赛……”
其原话还有:“其他的一些(数学)比赛,我们也都会组织参加……从2006年到现在,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学生中,有100多个都进了文澜、育才这些学校……放心,我们肯定会帮你上初中这件事。”
“华杯赛”暂停的消息传出后,杭城“奥数”培训机构并没有随之倒闭,招生广告随处可见。
“奥数”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招生,但在文三路市团校附近的一数学培训基地,仅面向低年级的奥数班就招了100多人。
在天目山路一家奥数培训机构,要想买到一对一的辅导,每小时得花200元,且学生进去前还得通过专门的测试。
杭城一小学调查显示,二年级学生约有1/3已在外面参加包括“奥数”在内的各种数学培训班;三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已升至近50%;今年秋季开学后,更有近70%的四年级学生开始与“奥数”亲密接触。
“拔优”机制下,“奥数”难根除
杭州停办后的“奥赛”,依然余威不减。成都封杀之举的成效,令人担忧。
事实上杭城教育界业内人士大多对此不看好。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数学竞赛与升学之间的链条还无法被切断。
其一,初中学校想凭借这些竞赛来选拔优秀学生;
其二,高中奥数仍然在进行,且是大学择优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使得中小学“奥赛禁令”大打折扣。
与一位民办初中校长的访谈实录
记者:如果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华杯赛”一等奖获得者,一个是杭外推荐生,你怎么选?
校长:这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了。但一般来说,“华杯赛”一等奖获得者比杭外推荐生含金量更高。因为杭外推荐生每年有600多个,“华杯赛”一等奖获得者一年只有一两百个。这么说吧,只要拿到这个一等奖,基本上你只要坐在家里挑学校就可以了。我们每年都要追着“华杯赛”组委会要这些获奖者的名单!
记者:民办学校不是可以自行组织考试选拔学生吗?为什么如此看中“华杯赛”结果?
校长:按照杭州市教育局的规定,考试只能在电脑摇号派位之后进行,那时留在学校手里的名额已不多了。考试之前你怎么区分那么多学生?只能靠各种各样的评优、竞赛,竞赛是硬碰硬的,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标准。
记者:为什么不能在电脑派位前组织考试?
校长:这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如果违规组织考试要被市教育局处罚。
记者:这么说,“华杯赛”相当于替你们承担选拔考试的职责?
校长:可以这么说。既有统一的标准,又不需要我们承担组织考试的“罪名”。
记者:现在杭州的华杯赛停了,如果有学生拿到上海华杯赛一等奖,你会收吗?
校长:那当然会!
与一位重高校长的访谈实录
记者:有多少高中参加高中奥数竞赛?
校长:一般重点中学都会参加。
记者:有多少学生最终能得奖?
校长:每个省的一等奖是按指标分配的,浙江大约能拿到40多个全国一等奖吧。不过在杭州地区,也只有杭二中、杭外、学军中学(的学生)有可能拿到。
记者:这个一等奖对学生有多少好处?
校长:拿到一等奖,基本上可以保送第一批重点本科大学或被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虽然现在也讲综合素质,但大学还是很看重竞赛成绩。
记者:拿到一等奖的学生这么少,那其他人参赛还有多大意义?
校长:奥数分一试、二试。一试与高考内容接轨,难度再稍高一些;二试参加者必须经过专门训练,难度很大。有的人只参加一试,只为了高考考得好一点。据我了解,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也是出于这种想法。
记者:杭州重高录取中,有没有倾向录取“华杯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标准?
校长:几年前有过这样的政策,就是“同分录取”情况下,每个学校可以自己制定录取标准,有学校就会优先录取“华杯赛”一等奖获得者。但现在已经取消了。
记者:这种“潜规则”现在对初中学校还会有影响吗?
校长:可以说有吧。现在保送生比例越来越大,如果学生初中时有得奖经历,被推荐保送时我们一般都会录取。
业内人士:
一个奥数倒下去,
千万个奥数站起来
疯狂奥数,罪不在其自身。
采访中,业内人士几乎无一例外地肯定了奥数本身的价值,甚至将其誉为“因材施教”的典范(针对5%的优秀生)。
在人们的美好愿望中,似乎只要掐断了奥数经济的产业链,奥数就疯狂不起来。
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奥数热的根源,在于有择校,择校的根源,在于政府没有依法履行教育投入责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单地说,治理奥数热的政府作为是:努力促进每所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质量均衡。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想通过猛药“封杀”治理,其结局有二,一是“走过场”,二是出现某种新的“教育”,用以作为择生的依据。
熊丙奇的担忧已经在杭州出现了先兆。“华杯赛”停赛后,一直不愠不火的“希望杯”数学邀请赛突然热起来,去年全省报名参赛人数达6万人。有消息称,明年一家培训机构还将联络省内大学组织一个全省数学竞赛,并将邀请文澜、育才等名校担任组委会委员。
正如记者采访的那位初中校长所说,中考、高考都是一种“拔优”机制,它决定了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必须要从10个人中选出一个优秀者。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成为不同领域的优秀者,且能在社会中找寻到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