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出现了经济增速和发电量的不匹配,为此,国家统计局先后6次在官方网站刊发文章,作出回应。事件平息后不久,一份上半年城镇居民的“工资单”,又引来了网络对“工资被增长”的热议。2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网民的“被增长”之说让自己觉得“脸红”。(《扬子晚报》8月24日)

  马建堂局长的“脸红”说,多少让上半年工资收入“被增长”的众多网民获得了一些快感,或者说,讨回些许公道:它至少表明网众较强烈的“被增长”感,不是随意草率的情绪表达,它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否则,堂堂国家统计局长怎会因“被增长”三字而陷入“表情的炼狱”呢?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脸红”至少表明马建堂局长有着强烈的职业自尊心和责任危机意识,这与那些动辄挥舞“你为谁说话”式权力大棒的官员们,显然是有区别的。

  统计数字注水,统计结果遭公众质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被脸红”的统计局长与“被增长”的网民之间,貌似互为因果,但在这充满灰色幽默意味的现实背后,却是实实在在、沟壑分明的信任困境与信任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建堂局长办公室里,有两帧国家领导人给统计系统的题词,其一曰“真实可信”,其二是“不出假数”。对于统计工作者而言,与其说它是目标准则,毋宁说这是职业底线,是行业公信力“生死门”,失去了真实性、科学性这一行业价值基石,统计数据也就如烟花脂粉般轻薄无良了。

  在今年2月泰国曼谷召开的联合国亚太统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马建堂曾表示,中国的统计体制在亚太地区还是比较先进的:中国的统计系统有10万人,各省区市都有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体系比较完整,使用的统计制度、方法和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

  有了这一看似颇职业且强有力的体制性保障,有了“被脸红”后的强烈刺激,马建堂局长及其领导下的统计局,能走出尴尬的信任困境吗?从执行力上说,似乎不是太大的问题。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调查为例,即便将统计范畴由广受争议的收入相对稳定群体,扩大到包括大量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自由职业者等在内的全部城镇人群,有“亚太地区领先”的统计体制和10万之众的专业统计人员作后盾,想必亦非难事。唯一可堪咀嚼的是:不刻意留白、不留死角的全覆盖统计数据,可能面临人均指数被稀释并赫然呈现零增长、甚或负增长的残酷现实,地方政府对此是否有直面的勇气?

  怕就怕,这一全覆盖、原生态的统计真实,远非统计局这么一个软弱且无奈的行政部门所能驾驭和掌控的。循此远望,“被脸红”的马建堂局长及统计局的信任脱困之路,也就漫漫而坎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