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六月二十三日电 (记者 李佳佳)“崇洋是心态,媚外是行为。上海人对外国人的态度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崇洋不媚外’。”在二十三日举行的以“开埠地三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的世博论坛上,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结合上海百年开埠历史,以史为“上海人”正名。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人较早与“老外”打交道,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触与交流,也铸就了上海人看“老外”的独特眼光,仲富兰说,这种独特眼光就是平等地交易,平和地相处,平实地处事。

  仲富兰认为,一百多年来,上海人在与外国侨民的相濡以沫中,经历了相互撞击、交汇、渗透、吸引、兼容的历练。上海人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最为平衡,从来不在内心鄙视外国人,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为超乎常态的恭敬,“总体上有点崇洋,却不大会媚外。”

  他还指出,上海的开埠地文化是一种创新的文化,需要国际的视野和开阔的胸襟,需要富于变革的创新精神,更需要吸纳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人‘看老外’的态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气魄。”

  仲富兰建议从社交习俗、生活意识、独立人格和上海男女四个方面,来认识开埠地文化对上海市民人格精神带来的巨大转变。他说,比较典型的上海人交友是十分讲究彼此的身份、身价、档次、层次、腔调的,这折射出上海人的务实心态,他们会在文化上不认同你,于是产生蔑视心理,但绝不会因为这个而影响经济。

  此外,这位民俗学家还总结了四句话诠释上海人的“门槛精”(精明):精明而不失厚道,实际而崇尚能力,算计而不失面子,开拓而遵守规则。仲富兰说,许多上海青年有可能说不出一二三四,但是要说起怎样进外企,捕捉生意的前途,或者如何通过“托福”、“雅思”、MBA以及留学签证诀窍,他准保会谈得头头是道。他总结:“市场经济下的生存法则,造就了上海人骨子里的‘精明’。而以信誉为基础的公共关系传统则造就了一个个特立独行的上海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