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文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现在龙王小学里,家境贫困的学生都吃上了政府免费提供的营养午餐。

    学校有了“免费午餐”

    龙王小学地处偏远山区,有来自6个村落的28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家庭比较困难。几斤大米和半瓶“咸菜”,就是他们一周的生活。

    为认真贯彻落实“爱心午餐”帮扶救助工作,利州区一边通过摸底调查、征求意见、审核、建档、公示等工作程序,核定了该区215户特困群众为2009年帮扶对象,并就符合条件的25户实施了“爱心午餐”帮扶救助1.25万元。一边针对震后乡村板房学生困难实际,走访了山村板房学校,了解山区各校师生面临的困难。

    5月25日下午,该区惠民帮扶中心率先在大石镇龙王小学开展了“爱心午餐”帮扶救助活动。对该校特别困难的82名学生实施“爱心午餐”的帮扶,每生全年补助500元(寒暑假除外),共计补助4.1万元,此款由该中心直接拨付给学校财务室,由学校合理安排,使他们至少每天中午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和猪肉。

    曾经:一罐腌菜配一周饭

    “由于村民经济拮据,食堂每天供应的菜肴都是一成不变的莲花白、土豆片,即便是五六角一份,打菜吃的孩子也都不多。”说起之前的午餐,龙王小学教师张鋙印象很深。家住大石镇高坡村4组读小学二年级的李明峰每周上学要走5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每周靠奶奶盐的咸菜带到学校充饥。

    如今:可口饭菜免费吃

    “现在有了补贴,我们已着手给孩子们制定出了食谱,至少每天能保证孩子们吃上一顿肉!”正在食堂忙碌的厨师张玉双告诉记者。食堂单独为在校的特困生开起了“小灶”,每天中午都有可口菜肴。82名特困生一个也不少!

    板房宿舍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有滋有味地吃着午餐的学生李忠斌。李忠斌吃住都在学校。他的爸爸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妈妈生他时难产去世,家中最大的劳力是71岁的爷爷,一年四季靠爷爷上山采草药,一年收入五六百元。为减轻家庭负担,懂事的他从不买菜吃。没了咸菜,就吃盐水泡饭。有了“爱心午餐”的帮扶,他从此告别了“盐水泡饭”。

    校长杨文孝告诉记者,发放特困生生活补贴,孩子们就可以购买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学校食堂还专门设置了午餐食谱,保证孩子们的营养。

    贫困生李明峰的父亲李林芝得知这一补贴后,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种田不纳税,孩子读书不交费,又免费住上了宿舍,还能免费吃上午餐,政府想得真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