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各地旅游业再次出现高热。金融的“寒流”在延续,旅游业被国家旅游局认为是最能拉动内需的产业之一,来自各地的旅游数据也有力支持了这一观点。更大的背景是,去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国民休闲计划”,一次涉及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旅游消费的行业运动正在席卷全国。但紧随其后的疑问是,“国民休闲游”真能实现吗?

    “端午”休闲初露端倪

    继“五一”热浪之后,紧随其后的端午小长假同样精彩不断,华北、江南、长三角、珠三角,全国各重点旅游区域纷纷出新出奇、争抢客源,如白洋淀的划渔船竞渡、赛渔歌、赛情歌,汨罗江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嘉兴的粽子节,上海豫园商城的端午文化节……

    在旅游大省云南,端午小长假受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以及假期较短的限制,反而成为短线游及民俗游的重要契机,大众出游需求及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多为两到四日的短线游,这些主打休闲度假牌的线路价格相对便宜,如四川蜀南竹海、重庆、广西北海、贵州黄果树等周边游都成为昆明游客的热门选择;而云南省内迪庆州的香格里拉端阳赛马节、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宜良花街节、保山的第六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暨端阳花市等等也隆重登场,联系此前各地散发旅游代金券、优惠券被市民哄抢的壮观场面,不难产生金融寒流已经消散的错觉。

    云南省旅游局规划处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端午呈现国内游走高的态势,与春节黄金周大致相当,但受出游时间影响,游客总量可能难以赶上春节。“主要特点是,此前很多旅游区域开始重点推介‘休闲游’,如云南丽江、腾冲等等,五一和端午都是试水的好机会。”

    不久前春城昆明刚刚举办了“首届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简称休博会),休闲游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帮助更多的游客解读休闲游的内涵;其中来自台湾、广东、重庆和云南的温泉行业协会就格外扎眼,温泉SPA也成为本届休博会主要推介的旅游项目之一。台湾温泉观光协会会长徐享鑫介绍,台湾的温泉产业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2008年的总产值就达到600亿元以上;而云南独占全国1/3以上温泉资源的巨大优势更使其“温泉休闲游”显示出美妙前景。

    与此同时,来自十多个国家的高尔夫、餐饮、体育、文化等等一系列休闲旅游产品也在本届休博会上亮相,按照泰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散第差的说法,休闲游将成为2009年下半年中国及东南亚最重要的旅游方式。“人们会尽可能领略闲适、愉悦的旅游快感!”

    国民休闲游:最需要的产业契机?

    与本届休博会遥相呼应的是,国家旅游局早在去年上海举办的200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就提出了“国民休闲游”计划,以此抵御金融危机寒流。据悉,2008年中国入境游受金融危机影响,人数明显下滑。但从国内旅游占据旅游市场92%、收入占到74%的比重看,国内旅游是中国旅游运行最坚实的基础,“国民休闲游”的提出就是要让更多城镇居民参与到国内旅游活动中来。

    “国民休闲计划”很具体: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奖励旅游(针对优秀员工)、福利旅游(针对低收入群体,企业可把奖励旅游、福利旅游支出列入其经营成本)、修学旅游(针对学生群体)、银发旅游(针对离退休人员)等;去年11月,《国家旅游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建立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在广州签署,广东作为首个“中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山东、浙江、江苏也相继开始试点。

    但现实并未以此为转移,2009年以来旅游市场不断下挫。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启动大会上透露,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蔓延,居民旅游消费预期有所下降,据对北京、上海、云南等8省市70多家旅游饭店自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以来的监测,4到5星级宾馆饭店的平均率仅50%,其中北京尚不足30%,云南55%左右;入境游客一直在下降,12个主要客源国游客均下降两位数。

    然而春节黄金周期间1.09亿人次的客流量还是让国家旅游局在寒流中看到了信心和希望,各地也在纷纷出招:南京,杭州率先发放旅游消费券,上海推出100元游,广东试行国民休闲计划,山东、天津、辽宁、江西等都有新举措出台,旅游对国内市场的撬动效应日益凸显。其中,“休闲度假游”仍然被摆放到突出位置,成为正待培育的消费热点。

    在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看来,在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四省份率先推行、各地有序推进的国民休闲游将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最重要的产业契机,它既是“救市”的需要,更是中国休闲需求和休闲产业迅速发展之后的必然。

    “休闲游”的身份焦虑

    但透过五一旅游热浪不难发现,“国民休闲”与旅游市场现状并不完全匹配,“休闲旅游”的界定还不充分,各地还是在按部就班推出自己原有的旅游产品。

    众多游客也对“国民休闲游”计划疑虑重重。昆明游客张瀚表示,2009年自己有出行计划,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任何计划都无法实施:“强调人们生活的品质,强调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无可厚非。欧美国家强调休闲度假,强调生活品质,应该是中国旅游业可以借鉴的样板。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强调生活品质好像有点不合时宜。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人担心的还是生计问题,并不是怎么泡温泉、打高尔夫。”

    而更多游客还无法分清传统观光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区别。昆明旅游业资深人士王伟干脆认为,休闲游完全可以简单对待:金融危机对长线游和出境游必将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周边短线游、能满足人们出游欲望的活动都可以归为休闲游,它可以囊括影视、娱乐、餐饮、购物、博览、健身等“日常活动”,“花钱不多,但愉悦身心,只要具有显著的休闲特色就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眼下休闲游的确还面临强烈的身份焦虑,当休闲与度假这两个概念进入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尚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业界和公众并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认识就简单将它们视为与观光旅游完全不同的新兴的、高端的、小资情调的旅游方式,其实这并不正确。旅游与休闲是交叉的概念,旅游作为一种位移,是空间概念,而以打发闲暇时间为本义的休闲则是时间概念。旅游与休闲互为概念,互相包容,旅游是休闲的一部分,而休闲也是旅游的一部分,它不过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非是对观光旅游的代替或超越,毕竟观光旅游也是休闲的一部分。因此,“休闲游”这一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仍然值得探讨。

  质量才是一切旅游的核心

    不少受访者表示,“国民休闲计划”概念的提出和其中所提及的四类人群未免牵强,有旅游意识和经济能力的人自然会去旅游,这不需要政策性的“计划”。让他们担忧的是,所谓国民休闲游会不会出现明令禁止的公款旅游?如果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休闲游经费被单位巧立名目,会不会滋生腐败?尤其当“国民休闲计划”和“救市”被捆绑之后,对于利益的追求似乎已凌驾于国民休闲权利之上了,推行“国民休闲计划”固然不错,但理应更多体现出惠及国民的旅游措施。

    昆明风光国旅总经理朱伯威认为国民休闲游纯属“偷换概念”,“旅游是必然的精神需求和经济行为,无需戴上这样那样的高帽。眼下的关键问题是,从地方到企业,应该多想想怎么才能吸引游客。”朱伯威综合了游客的反馈后告诉记者,金融寒流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能否兴建大量廉价酒店降低入住成本?能否让景点景区普遍降价?能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企业能否实现差异化经营?

    “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旅游才可能成为人们最乐于买单的消费行为。”他说,其中的关键点仍然是服务质量。2009年国内民生消费信心未受挫伤,国内旅游市场不必过分悲观,但优质的服务才能带来更多客源。

    “大家都在回避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质量。”朱伯威以大理旅游为例,其组建旅游集团、成立“一卡通”公司以“先款后游”的方式对三角债、零负团费进行清理,但结果是,如今大理旅游已跌落谷底,因为严重忽略了服务质量,游客们习惯性地从美丽的大理一掠而过。

    云南省旅游局规划处负责人认为,国民休闲游的出发点很好,尤其优惠券、宣传周等活动也成效显著,但如果服务质量无法上去,宰客横行、投诉不受理、餐食不达标,国内旅游仍然无法取得长足进步。

    如今,昆明风光国旅试图狠抓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客源,风光国旅也成为2008年至今昆明旅游企业中不多的持续赢利的旅行社之一。他们推出的优质香港游也大受欢迎,“总得想各种各样的办法,管你是休闲游还是观光游,你得让游客满意啊。”朱伯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