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驻京办”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原因在于“驻京办”表露出来的“招待腐败”让人生气。紧接着被“泄密”的,许昌和漯河“驻京办”的“茅台门”,有如火上浇油,于是有人以“蛀京办”、“阑尾”称呼之。网民一边倒地喊“打”喊“铲”,大有不取消“驻京办”誓不罢休之势。

  那么,取消“驻京办”真的就能避免“招待腐败”的弊端吗?取消“驻京办”,真的就能减少“跑步钱进”之类的怪现象吗?

  我以为不能。依我之见,取消“驻京办”,不如取消“多跑多给”之类的“潜规则”。

  先看看“驻京办”总是留恋不舍,舍不得离去的“苦衷”。有人把“驻京办”的功能概括为“跑步钱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是谁让“跑步钱进”的现象成为事实的?如果“跑”了却“钱不进”,我想“驻京办”就不会傻跑,早就撤得没了影踪了。这就涉及一个的问题,就是有些地方需要某些部委解决、重视的问题,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甚至物力去“跑”,才可以得到重视或解决。潜行成风,便形成了地方部门与某些部委之间“多跑多给,少跑少给,不跑不给”的公务“潜规则”(又或者是“多跑多办,少跑少办,不跑难办”),从而导致各地方部门不跑不行,不跑你就眼睁睁地等着吃亏。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怎能不奋起直“跑”,比赛谁跑得快、跑得勤呢!这,或许就是“驻京办”难以取消的原因吧。

  真要“驻京办”取消,惟有“多跑多给,少跑少给,不跑不给”的公务“潜规则”真正地消失(或者是“多跑多办,少跑少办,不跑难办”),否则,哪怕是出于社会舆论压力取消了,而“跑”依然不绝,搞不好,又会在某些星级酒店长期租房子做隐蔽的“驻京办”,那样的“星级驻京办”,估计耗支不会比现在的少,也并非不可能。

  再说另一个问题。取消“驻京办”,真的就能减少“招待腐败”之类的弊端吗?我以为不会。“招待腐败”的原因不在“驻京办”这栋房子,而在于某种吃喝思想。只要吃喝思想管不住,不管什么地方,做任何事情,“招待腐败”都会发生。也因此,以“招待腐败”为名,取消“驻京办”,我看如果“驻京办”真有思想,未免会心服口服。

  “驻京办”的问题,不在于取消不取消,也不在于“招待腐败”。而在于“多跑多给,少跑少给,不跑不给”的公务“潜规则”是否消失。否则,就算“驻京办”真取消了,这种“跑步钱进”的怪现象,这种“招待腐败”依然是不会减少的。(松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