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区近年来为配合林果、烤烟等产业的发展,兴建微水池2000余口,既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又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图为元坝镇杏花村村民正在自家的微水池里用水灌溉农作物。 本网记者   刘文龙   摄   

马公乡科学应对缺水问题

  “每天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山脚处取水。”马公乡先锋村青杆社村民张国亮告诉记者,该乡持续出现缺水问题,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和乡党委政府正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缺水问题。

    近来,马公乡境内持续出现河道干枯、水源断流等现象,季节性、资源性缺水考验着马公乡的灾后重建。记者沿着马公乡三台村的河道步行1个多小时,所见的都是干枯的河床和一个个浅浅的小水坑。记者了解到,眼下正值春耕生产时节,最让村民们担心的是缺水问题会影响下一步的春耕生产。

    面对缺水现状,马公乡政府干部与援建干部立即组成调研组,对全乡境内河道、水源点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分析,缺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去冬今春以来,降雨量比往年明显减少。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月份以来青川县以晴旱天气为主,降雨量仅为往年的76%;二是经历地震后,山体植被、山涧水道遭受严重破坏,地下水层可能下沉。季节性、资源性引起的缺水,在马公乡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为应对缺水问题,衢州援建指挥部将饮用水工作纳入援建工作内容,并和乡党委政府一起组织干部群众寻找开辟新的水源点,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引导广大群众节约用水,通过修建永久性蓄水池和临时蓄水池实现合理用水、科学用水;分轻重缓急,实行重点保障,对有限水源进行合理利用;实行人工调水,目前已通过拖拉机运水为部分断水群众解决用水困难,一旦缺水加剧,全乡将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消防车运水解困。

剑阁县抗旱保苗人饮解困两手抓

    该县小春受旱面积已达40万亩,已启动整治震损水库32座,计划改种抗旱能力较强的粮经作物50余万亩。年内将完成100座震损水库整治工程,增加有效灌面25万亩;将建成35个饮水工程,解决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24日,剑阁县下寺镇英雄水库,黑龙江省援建队伍正在加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整治。记者现场了解到,剑阁县已启动整治震损水库32座,5月初将整治完毕,尽力保障大春栽插用水需要。

    据了解,剑阁县共有221座水库在大地震中受损,为确保安全,2008年,该县采取不同程度腾空库容的措施紧急处置震损水库险情,对岁末水库蓄水造成较大影响,截止目前,全县水库蓄水较上年减少3000万立方米,仅为15000万立方米。蓄水量大幅减少,冬干连春旱,全县小春受旱面积已达4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0万亩。如果旱情持续发展,将对今年大春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当前,水利农机部门正积极引导农民开沟引水、扎土堰,尽量增加蓄水量;加大塘堰、渠系防渗、堵漏,千方百计节水保水;加大农机提灌力度,积极抗旱保苗。县水利局把震损水库整治作为抗旱、防汛的重要举措,计划今年完成100座水库整治,现已开工32座,即将开工50座,100座水库整治工程完成后将恢复、增加有效灌面25万亩。

    县农业局也积极采取措施抗旱保苗,派出2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重灾乡镇指导科技抗旱。面对旱情将持续的严峻形势,农业部门积极调整大春种植结构,扩大抗旱能力较强的粮经作物种植面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科技抗旱措施,积极推广旱育秧、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发展地膜花生10万亩、水稻覆膜综合节水栽培2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扩大抗旱新品种栽植面积,努力确保大春生产不减产;采取多育苗、多栽种、增间套围等措施,扩大红苕、豆类种植面积。

    大地震造成剑阁县35万人饮水难。在抗旱保苗的同时,县水利局还加快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进度,启动了11处场镇供水站建设,实施了16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8个场镇灾后恢复重建饮水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年内将解决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利州抗旱饮水当先

  “哎,今年旱得凶哟,我们吃水全靠到河沟里背,一天至少要背三回,一趟就要走一个多小时,恼火得很哟!”利州区大石镇山园村三组81岁的赵金洲老汉说起旱情,就连连摇头。“大爷,你莫着急,我们今天来就是给大家安水泵、修蓄水池,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喝上自来水了哈。”2月25日一大早,利州区水利农机局抗旱小分队来到了山园村,帮助村民解决饮水困难。

    去冬今春以来,利州区气温异常偏高,有效降雨量明显减少,出现了全区性的冬干春旱情况。特别是进入春季,连续15℃以上的高温天气达8天,境内降雨量只有正常年份的36%,加之地震让蓄水工程遭受到严重损毁,14座高位水库全部放空。目前,全区储水仅有208万方,只有正常年份蓄水量的31.5%,导致6.4万人、4.1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面对严重旱情,利州区一面全力加快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力争在汛期前完工一批灌面大、蓄水好的水库。一面迅速成立了10只抗旱小分队,分赴盘龙、龙潭三堆等15个乡镇,免费送提水设备下乡,维修提灌设施,指导村民抗旱,解决人畜饮水和小春作物灌溉。

    “今年的旱情危及全区,特别是高山地区,地震破坏了地下水源结构,让‘活水井’变成了‘枯水井’。”抗旱小分队成员罗明边丈量提灌线路边对记者说,“如果后期旱情得不到缓解,我们还将采取车队运水、固定送水等方式,决不让一户农户喊渴!”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投入抗旱资金144万元,提水设备6300台套,临时解决1.4万人、1.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