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路资金,兵临城下。

  QFII、公募、私募、保险、券商、期货,分歧何在?

  反弹还是牛市?周期还是非周期?

  如你所见,裂变已经展开。

  然后,才有聚变的空间。

  那是,可以产生一个太阳的能量。

  周五的股指期货终于出现异动,连续数日超过100点的升水被抹去大半。除去套保资金进场的因素外,对于大盘,调整已经得到各方认可。

  只是行情依然火爆,价格方面,稀土永磁的炒作继续深入,它们是多头的表率和中枢;量能上,尽管有所萎缩,但沪深两市3500亿元以上的单日成交量,只能说机会大把。

  “八二”和“二八”

  这是老掉牙的用词,但蓝筹与题材的跷跷板关系却仍然真实地存在着。我们之前曾提过,节后的行情裂变,二类股的上涨以八类股的下跌为代价,这是一种后续资金不足的表现。

  而在上周,行情却掉了个儿,始作俑者的煤炭、券商、有色、银行等开始主动调整,而被认为缺乏追高资金的题材股却重新焕发,中小板综指(399101)继续历史新高,创业板指数(399006)则创出反弹新高,市场由“二八”又变回了“八二”。

  只能说强得一塌糊涂。从稀土矿到稀土深加工,从云计算到触摸屏,题材巨额的成交足够支撑题材的深入。

  但我们仍要提的一个观点是,资金的流入并没有节后市场想象的那般多。机构在大幅度提高仓位和调仓换股后,市场缺乏进一步的股价推动力量,尤其是针对银行、地产、有色、煤炭石油这样的大市值板块,调整之外,分化已不可避免。

  所以,现时表现出来的盘面也就水到渠成了,活跃资金利用市场热度尚存,加紧对小市值品种的炒作,进一步推高估值,而前期上涨过快的蓝筹在筹码沉淀后,只要不出现大的市场环境恶化,则不必需要前期那般巨大的量能推动。

        量能的价值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机构重仓股的主升浪常以筹码稳定的缩量方式上行,直至出货区域,量能才会逐渐接近于底部启动时的量能堆积,这完全区别于题材股的击鼓传花和整体筹码成本快速上升。

  因此,我们多次指出,蓝筹股的启动看似波澜壮阔,但并非像很多投资者认为的那样需要巨大的成交当量,相反,题材股的爆炒伴随的才是巨大的量能需求,直到量能达到极限无法继续扩张出现崩溃。

  所以,我们认为,在假设场外资金的进场欲望有所降低的情况下,只要目前两市成交量能稳定在3000亿元上方,炒作无法为继的仍将是题材股,而近段时间主动调整的煤炭、券商、银行等大市值板块则可能迎来慢牛行情,直到场外资金的下一次被引燃。

  回到市场,3000点附近的调整并不意外,行情裂变产生的分歧依然存在。最困扰投资者的依然是反弹与反转,牛市思维与熊市思维决定着两种操作思路。

  本期的主题,我们找到了QFII、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金、券商和股指期货6大市场力量的A股当家作手,让它们来诊断目前略显嘈杂的市场。

  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大资金的声音,这本身是敬畏市场的一种方式,是资金推动型市场下投资者必要的修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