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我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厚,为保护好这些绿色的“活文物”“活化石”,我市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持续推动古树名木系统性保护。
剑阁县是古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翠云廊有行道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岁,近段时间,当地陆续启动了对蜀道翠云廊沿线古柏补植补种工作。
对蜀道沿线柏树进行补植补种,是剑阁按照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对蜀道沿线生态进行修复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3月以来,当地已组织干部群众在蜀道翠云廊沿线累计栽植柏树0.8万株,有效缝合了蜀道古柏群落周边生态断层。
而这项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去年7月剑阁县率先成立的全国首个古柏保护专项基金。通过专项基金的支持,当地陆续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古柏复壮救护,完善古柏保护相关配套设施。
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11616株古树名木和147个古树群的挂牌保护工作,其中挂单牌4343个、群牌(立牌)78个,实现应挂尽挂,通过“一树一档”图文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古树树龄、健康状况、管护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技术手段的加入,让古柏保护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相关保护制度的建立,则让古柏保护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广元蜀道沿线自古就有“点数交印”的传统,古代历任县令都要把古树数量点好再移交给下一任,这也是我市千年古柏能留存至今的重要制度保障。现如今,广元已颁布《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为古树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当地蜀道沿线涉及的剑阁县、昭化区还先后制定了《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剑阁县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昭化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工作方案》等地方政策性文件,在制度上推动古树名木保护走深走实。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