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俄罗斯部队撤出格鲁吉亚哥里市郊。当日,俄军从格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市和哥里市撤出,这标志着俄罗斯开始从南奥塞梯冲突地区撤军。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6日说,将尽全力避免一场新冷战,但不惧怕冷战。

    他呼吁西方国家理解俄方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与俄方保持合作。

    梅德韦杰夫26日已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他通报了俄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的决定。

    “冷战吓不倒俄罗斯”

    梅德韦杰夫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冷战或其他任何事情都吓不倒俄罗斯。在目前情况下,俄与西方关系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对方。“俄罗斯无所畏惧——包括一场新冷战……我们将尽一切可能避免冷战……但这取决于西方。如果对方希望双方关系恶化,他们会达到目的。”

    他呼吁西方分清利害,学会“从谷壳中获取粮食”,与俄方建立正常、富有成效的关系。如果他们希望保持对俄友好关系,他们就能理解俄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局势也将保持平静。

  “准备与美国新领导人合作”

    梅德韦杰夫当天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俄罗斯不愿将俄美关系复杂化,俄准备与美国人民即将选出的新领导人合作。

    他表示,希望美国新领导人能采取务实政策,捍卫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而非虚构的意识形态模式。如果“这方面一切正常”,他相信两国能“就最广泛的问题达成一致”。

    “这些装置对我们构成威胁”

    除了谈及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梅德韦杰夫同时抨击了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这些导弹拦截装置靠近俄方边界,对我们构成威胁。我们不得不通过军事手段作出回应。”

    上周,美国和波兰正式签署导弹防御系统协议,约定2013年前由美方在波兰部署10个导弹拦截装置。同时,美国将在波兰境内部署“爱国者”导弹拦截系统。美国先行与捷克签署协议,在捷克修建反导雷达基地。

    在被问及俄方与西方国家冲突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时,梅德韦杰夫说美国应对世界经济疲软负责,美国人“应该努力改善自身经济”。

    “希望美国少插手国际关系事务”

    梅德韦杰夫27日在索契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俄罗斯需要同西方确立良好关系,西方也需要同俄罗斯确立良好关系。经济是全球化的,纽约证券市场发生的事情,一天后将在东京反应出来,随后将在莫斯科反应出来。因此我们希望美国伙伴们少插手国际关系事务,而多加强本国经济,因为许多经济问题都同美国经济有关系。”

    梅德韦杰夫说,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到了宣布全盘崩溃的时候”,这对美国和其它市场来说,这种情况令人非常不愉快。

    “北约破坏了平等安全原则”

    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俄美在不少国际问题上立场相左,而两国的战略利益发生冲突是根本原因。俄罗斯在俄格关系上的最新举动实际上是在向西方展现强硬姿态。

    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外高加索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处,地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此外,紧邻外高加索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在北约扩大到俄罗斯的西部边界附近,即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后,美国又把触角伸向了外高加索地区,力图在这一地区挤压俄战略空间。美国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俄则加以阻挠。结果是,在今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约首脑会议上,北约暂不允许格鲁吉亚加入“成员国行动计划”,但承诺格最终将加入北约。美国近年还主导修建了从巴库经第比利斯到土耳其杰伊汗港的输油管道,将本应经俄输出的里海石油绕开俄罗斯向西欧输出。

    美国和北约的举动不断触碰俄罗斯的“红线”。普京早在担任俄总统后期就曾不止一次地抨击西方的对俄政策。今年7月出台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更是明确指出,俄罗斯对北约东扩计划及其军事设施靠近俄方边界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因为它破坏了平等安全原则。

    本月中旬,美国与波兰在“僵持”一年多后就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问题突然达成协议。对此,俄驻北约大使罗戈津表示,美波在俄格发生冲突之际达成协议,表明该基地就是针对俄罗斯而建。

    “俄罗斯受辱的时代已经过去”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克里姆林宫向西方展现强硬姿态表明,俄对美国及北约频繁的动作正在失去耐心。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德蒙布里亚尔曾撰文指出,俄罗斯正在重返国际舞台,受辱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将会伺机反击。

    与此前俄罗斯和西方矛盾冲突的情况相比,这次俄罗斯的行动十分果断、表态异常鲜明。但此间舆论指出,莫斯科实际上是有意将改善双方关系的“皮球”踢到西方脚下。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此前表示,“冷战”后美国一直在试图巩固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俄罗斯并不想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削弱。这是双方关系紧张的一个关键原因。(中国青年报莫斯科8月27日电 关键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