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讯  从广元出发,沿途竹园、关庄、上坪、板桥等乡镇安置点的板房群从眼前掠过。

  “5·12”大地震,让这个昔日绿水青山的青川县满目仓夷。两个多月过去,他们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自建方针迈出了坚定的步伐。7月21日,记者与这里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座谈,让人感动。

  科学决策,来自深入调研

  大地震,让青川25万人无家可归。民生第一,摆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面前。县委书记、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李浩生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当时,除了救人,就主要考虑把老百姓怎么安置下来。这么多人,怎么安置,涉及到稳定等多方面。必须深入调研,才能决策。”

  于是,他们整合资源,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到各乡镇调研。在有6个乡镇的乔庄片区,县政协的柳成玖、科协主席李昌宏、副县级调研员杨光玉一行深入农民中调查,最后反馈的信息表明,90%以上的人认为在临时过渡安置房的基础上建过渡房,是保护好生产生活资料的最佳选择。针对实际,他们提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自建方针。

  算账宣传,激发群众自建积极性

  副县级调研员杨光玉说,在调研瓦砾乡时,920户受灾群众等着要板房。但可用的旧料、木工材很多,为何不自建过渡房,以后再建永久房,既节约了耕地,又节约了资金。于是,他们将这一建议向县指挥部汇报后,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研究认为,因地制宜建过渡房,是利国利民的事,应当大力提倡。

  怎么建最具可操作性?县委副书记、县指挥部副指挥长李中书根据调研情况连夜写出“三字经”——“大地震,很不幸,家园毁,山河惊,离亲人,伤透心。众乡亲,快立行,斗天地,青川人,建家园,靠自身……”

  “5月22日,我们到乡下安上高音喇叭开大会,给农民对比算账:农村修板房花销要一万多元,很不现实,粮食往哪里放,猪牛养在哪里?自建过渡房,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生产生活资料都保存下来了,以后建永久房,很容易……两千多人听得津津有味。”科协主席李昌宏回忆当时的情景说。第二天,乔庄片区的群众行动起来修自建房,在临时安置点的孔溪乡的600多人回去了,大坝乡的500多人回去了,出现了“三空”(帐篷空、机关空、军营空)现象。到6月30日,乔庄片区除学校和乡镇卫生院特殊情况是板房外,建成8553户自建房。

  县关工委副县级副主任曹映健的算账让人服气又大吃一惊:“乔庄片区按计划要建设5000套板房,若是每套1.8万元,国家则要花9000万元,而农民自建房,每户仅2000元,共计才1000万元。仅此一项,为国家节约8000万元。还有建板房的征地、青苗补偿、以后拆板房的水泥地板复耕等费用还得花牛大一砣。”

  自立自强自救。为了在8月12日之前将紧急避险的受灾群众全部安置好,青川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几种模式。一是县内统筹安置。鼓励群众就地就近分散以经济适用的竹、木、稻草、牛毛毡等为材料,搭建能避暑、防水、过冬、适用够用的过渡安置房6.8万套。二是县外异地安置。将青川县内确实无法居住的3100多人异地安置到剑阁、元坝友邻县区居住。三是教育寄读安置。组织了近2000名中小学生到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寄读安置。四是投亲靠友安置。按照“以人算账、以户结算、整体搬迁”原则,由各乡镇登记造册,县财政在国家补助之外另给每人一定补助的办法,投亲靠友安置。五是企业援助安置。通过派员洽谈、现场招聘、劳务培训、资金支持等措施,将受灾群众安置到企业岗位就业。到7月22日,全县城区和公路沿线建成板房19235套,入住12085套。其余农村全部入住就近、分散的自建房,节约耕地360亩。目前全县受灾群众安置率达到了100%,并全面启动了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 徐凯 何茜 记者 任小昌 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