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夜校配套建有农村书屋,既有技术类书籍,也有休闲及学生读物,供村民借阅。图为孩子们在看书。

     4月19日傍晚,微凉夜风里,苍溪县月山乡土堡村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走进村委会的“农民夜校”。村委会顿时热闹起来。

     今年2月,月山乡的“农民夜校”就正式开课,自此,每周三晚上的七点到十点,村委会都会聚集至少五六十名专程来“充电”的村民。目前,月山乡已建成“农民夜校”22所,覆盖了全乡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开课率达100%。

    “多亏了‘农民夜校’,不然我的30万块钱就要打水漂了!”和记者同行的五组村民赵波在一旁说。

    返乡创业的赵波一直想养牛,为此还专门外出学习了技术。今年3月,通过“农民夜校”的学习他才了解到,养牛会导致山下的河流被污染,而这条河流供周围烟峰、月山、白驿三个乡镇近三万人用水,如果当初修建了养殖场,也会被勒令拆除。

    “现在我已经改种中药材了!”赵波现在成了夜校里的积极分子。

    从贴在教室门口的课程表上可以看到,土堡村“农民夜校”的授课内容广泛。不仅有政策宣讲、乡村旅游发展等内容,还包括农业现代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等具体指导内容。授课的有驻村干部、乡干部和技术人员。

    “村民提出自己想学的内容,我们就会加入到夜校的培训课程里。”土堡村支部书记张梅说。

    “作为全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土堡村最大的致贫原因就是信息闭塞,像这种学习知识的机会对村民来说太难得了,所以都特别愿意来。”土堡村“第一书记”李波说。

    除了在教室集中授课,针对农技知识,“农民夜校”还安排了现场教学。

    “上个月技术员就专门到地里讲了猕猴桃种植方面的知识。”月山乡亮垭村八组贫困户杨明芳说。

    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年轻的杨明芳选择留在村里。自家种了两亩猕猴桃,同时还在村猕猴桃产业园里务工,学了技术的她种起猕猴桃来得心应手。今年园区套种丹参,杨明芳这个月学习了丹参种植技术。

    “丹参的亩产值在一万五千元左右,技术学到了,明天我自己也要种丹参。”杨明芳对未来充满希望。

    “农民夜校”犹如脱贫路上的灯塔,培养了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职业农民,全乡“猕猴桃微田园”脱贫新路也铺展得更加顺利。截至去年底,全乡庭院化种植猕猴桃已有1800余户2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