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走访6个采访点,8小时车程,一篇利用停车空闲不停撰写完成的11000余字稿件--中国文化报四川记者站记者梁娜在这条蜿蜒的蜀道上,将这女皇故里的人文风貌化作个个铅字,她在报道中这样写道:“剑门关关楼保持了历史原貌,各种文化元素赋予剑门关更多文化魅力。剑门关已经实现从‘卖景点’到‘品文化’的飞跃......一个个大手笔的文化产业项目入驻景区,雄厚资本和多方力量带来多种理念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5月11日起的四天里,参加2014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央媒体“走基层·广元行”采访活动的记者采访团走访了剑门关、昭化古城、青川县城、利州区赤化镇泥窝村等地,看广元新的变化、感广元新的活力,也对我市立足市情在“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统筹发展”总体发展思路下加快城乡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
剑门鸟道险 昭化古城幽
身贴石壁,另一侧就是万丈悬崖,胆大的才敢望一眼山下豆大的房屋,要不只敢遥望远方云雾飘渺的群山迭起。仅仅只能容下一人宽的剑门关鸟道上,记者们不得不战战兢兢、手脚并用,真正领悟到了诗仙李白为何发出那声“噫吁戏”来感叹蜀道难。
中央电视台四川记者站记者白璐感慨道:“鸟道真是特别的险,不过登上顶峰后也确实能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壮景。”她表示,此次广元行,重点关注了解了本地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方面的特色。而第一次来到剑阁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丰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了鸟道:“凶险的鸟道也同样反映了当地修建它的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他关注到景区的每块提示牌都用了中日韩德四国语言,来自北方的他还表示很少见到这么古木参天、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
游览文化气息浓郁的昭化古城,记者们参观考棚感叹古人来参加一次乡试都要赶路十几天;在县衙门里,中国网互动中心编辑马明月坐上八仙木椅,头顶“明镜高悬”的木匾,手持案上的木牌签子,真真体验了一把当“县太爷”的感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兴悦则追着讲解员了解由太子少保丁宝桢而得名的四川名菜“宫保鸡丁”的历史--看来美食历来都会受到热切的追捧,而除了美食她还对唐家河的“流氓猴”又怕又爱--其实就是胆大敢抢游客食物的藏猕猴,她一边面对镜头想与它们来个亲密合影,一边做好逃跑姿势朝着摄像师大声喊“要是它们靠近我就马上告诉我!”还小心翼翼的回头查看,半天才拍了张满意的合照。
生态立市为指导 经济与环境找平衡
经过此次采访活动,科技日报国际部记者常丽君表示广元生态资源相当丰富,她看到了我市发展旅游业的美好前景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广元当地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条件优渥,以生态立市、文旅兴市为指导的发展思路与广元市情联系紧密,旅游业的发展增了加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带动当地百姓生活进步,不过如何保留纯正历史风韵、沿袭蜀道文化,不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过分商业化,使旅游经济与生态保护保持长效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也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杨舟也打算从生态立市的角度进行进一步采访,她提到广元文化遗产与人文特色极具亮点,有许多方面值得大力推广,像剑门关智慧景区,就相当具有人性化、智能化,要好好把握此次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机会,向海内外游客大力推广宣传蜀道文化。
5月15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此次中央媒体“走基层·广元行”活动顺利结束,记者团从不同视角发掘报道我市众多亮点,还有部分媒体记者深入基层继续采访,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会让更多的人对广元有新的认识,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