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朝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描绘了当年出入四川道路的艰险。如今,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得人们即使身在四川,出行也十分便捷。蜀道的兴废更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而“川北门户”广元市,则“借路”蜀道,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工程建设。
剑门关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两旁高山陡立,谷底流水雷鸣,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形若利剑,俨然是一道天然屏障。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一百余次战争,关口从没有被正面攻破过。今天站在剑门关外,也不难想象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凭借天险,拒魏军十万之师于关外的情形。“诸葛亮建关的遗址只剩下那一堆石头。”当地人这样向游客介绍,“剑门关的关楼屡毁屡建,明代时建造的关楼,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后来建了新的公路,1992年关楼重修,但在"5·12"汶川地震中严重受损,现在的关楼是2009年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随着公路的变化,一拆一建之间,这里恢复了“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北出剑门关,在金牛古栈道与嘉陵江、白龙江水道的交汇处,便是昭化古城。秦代这里曾以“葭萌城”设关,称“葭萌关”,是《三国演义》中“黑张飞夜战锦马超”的地方。古城至今保留着明清以来的建筑格局,铺路的青石已经被磨得光溜溜的。夜宿古城,木瓦结构的建筑隐现于晃动的灯影中,越发显得静谧。据说,当年川陕公路原本计划要经过这里,当地官员担心自己的田产受到损失,就准备下重金贿赂公路的设计者,使公路改道,客观上也使古城得以保存。如今,昭化古城出于私利的被动保存状态已被主动的文物保护意识所代替。占据古建筑的单位、住户早已迁出,受过损害的历史遗迹被修复或原址重建。“5·12”汶川地震曾使古城遭到严重破坏,民居屋顶的青瓦80%掉了下来,三道古城墙均出现了严重裂缝,部分墙体倒塌。面对灾难和损失,古城仅用5天时间就普查摸清了灾情,组织好施工建设队伍。167天后,昭化古城所有项目建设如期完工,通过了国家AAAA级景区的验收。胡长青在昭化古城经营着一家名为“陈家大院”的旅馆,住一晚的价格是二三百元。在公共假期等旅游旺季,30多间客房全能住满。“一年的收入能有十多万元吧。古城建设好了,游客自然就多。”她笑着对记者说。 一路北上,嘉陵江东岸与古栈道石柜阁相接的就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千佛崖。千佛崖前的古蜀道始于西周,是古时连接西南与关中平原的交通要道。从北魏晚期开始,人们发现这里面临江水,背依高山,岩石坚脆,很适合凿造佛像,便开始摩崖造像。唐代时这一风气最盛,延至清初,游人题刻及妆銮佛像之举不绝,崖前香火不断。现存的1200余龛7000余尊造像,大概看惯了千百年来江水南去、行人往来。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修川陕公路时曾炸崖拓路,千佛崖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从2006年起,广元市先后编制实施了近10套专项规划保护千佛崖:108国道改线,新建了638米的隧道,使盘亘在千佛崖前73年的公路绕道而行;整治环境,新建游客中心、停车场等设施,为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考古发掘清理出古蜀道石板路150余米,明代造像21尊,并继续为摩崖造像修建保护阁楼。 沿嘉陵江继续北行,进入明月峡。这里仿佛是中国道路交通的“博物馆”:嘉陵江上的船道,见证了无数船只的出川入蜀;隔江望去,纤夫们拉船沿崖攀爬所走的小路,窄如“鸟道”;架木布锁的栈道,至今依旧搭建于秦代开凿的石孔中;远处山顶上的古驿道,传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入川时还曾走过;依山盘转的108国道,在“5·12”汶川地震中曾受到山体滑坡的威胁,现在已改线,此处的道路只供景区内的电瓶车行驶,只有一旁山石上留下的汽车刮蹭痕迹,记录下以往道路上的繁忙;对面山间的隧道,是上世纪50年代修成的宝成铁路,不时有火车轰鸣着穿山而过六种不同的道路汇集在明月峡中,每天都有游客来到这里体会从远古走到现代的感觉。 从剑门关到明月峡的蜀道上,一路有锦绣山水,一路有三国故事,一路有唐诗宋词,但一路上看到最多的,还是依托蜀道的文化工程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这更坚定了广元大力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将文化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统筹实施的信心。昔日艰险的蜀道,通过文化工程建设,仿佛成为一条金线,穿起了散落的文化遗迹“明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