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讯 (记者 蒲刚)9月29日,中秋、国庆前夕,国家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军同志给长期在西部老区基层工作的四川省和广元市人大代表翟峰同志写了一封亲笔署名的信,对其今年8月以来,积极参与全国性的“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予以了热情赞扬和充分肯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出生于50年代,并在西部老区基层工作达40年之久的翟峰同志,因从自己所处的后发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08“5•12”汶川地震重灾区这多年来、特别是这近十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中,看到了西部乃至全国各级财政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内强外不张、财大气不粗、聚财不贪财、有财更有才”的理念,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合理地分配运用财政资金,在抓好增收节支的同时,始终坚持民本理念,加大对惠民工程的投入,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使财政资金发挥出了最大效益的这些事实。于是,翟峰结合国家财政部机关党委《关于开展“财政精神”表述语的网络征集活动的通知》精神,不仅有感而发地创作了“依法行政,勤俭履职”、“为民忠诚服务、为国精心理财”,以及“为国理财,通达济天,为民服务,惠风和畅”、“ 求是尚俭,厚德载物”等表述语,而且还积极参与了财政部机关党委和《中国财经报》共同举办的“我心中的财政精神”的征文活动。9月15日,《中国财经报》在翟峰同志提交的多篇征文中,选发了《人大代表心目中的财政精神》一文。而身为国家财政部的副部长王军同志,正是通过这篇征文知晓了身处西部老区基层的省、市两级人大代表翟峰同志,并由此写下了这封以私人名义发给翟峰同志的颇有深意的信。


附:王军副部长写给翟峰同志的信
   翟峰同志:
                         你好!
     很高兴拜读了你9月15日在《中国财经报》发表的《人大代表心目中的财政精神》一文。你以地方人大代表的亲身感受,阐释了对“财政精神”的理解,并提出了“依法行政,勤俭履职”和“为民忠诚服务、为国精心理财”两句表述语,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厚望。在此,我谨向你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提炼“财政精神”,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几十年来,共和国一代代财政工作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在推进财政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具有鲜明财政特征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堪教后人。浓缩提炼这些精神,使之成为财政工作者的座右铭和行为准则,对财政部门进一步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同心协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集众思、广忠益。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既是财政干部形成共同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也是增进社会各界了解,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开展好此项活动,既要依靠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各界人士的真知灼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提炼出来的“财政精神”充分体现财政干部的核心价值追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热诚希望翟峰同志和更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监督财政工作,继续为“财政精神”提炼活动,为我国的财政发展改革建言献策。
    最后,再次向你和所有长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同志们致以真挚的谢意!
             顺祝
                         节日快乐!
              财政部   王军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中国财经报》发表的《人大代表心目中的财政精神》(原文)

                             翟 峰
 笔者是一名连选连任10余年的省、市两级人大代表。笔者对“财政精神”的理解概括表述为了两句话,这就是“依法行政,勤俭履职”和“为民忠诚服务,为国精心理财”。
10多年来,四川省的各级财政合理地分配运用财政资金,始终坚持在抓好增收节支的同时,加大了对惠民工程的投入,着力解决了教育、医疗、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使财政资金发挥出了最大效益。
        同时,四川省广大财政干部为四川财政实现由“吃饭型财政”向“发展型财政”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川财政人通过坚定政治、精细业务、过硬作风、廉洁清正、和谐进取的长期品格铸造,是对“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目标和财政优良传统精神的最真实、最生动的诠释和写照。
正是由于财政人作为人民的当家理财者,所以才在历史的紧要关头,能够更多地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承载着时代的使命。
     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四川财政人在全国财政系统的大力支持和党中央、国务院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强大国家力量的支撑,13亿多中国人的守望相助,为完成震后10天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100天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1年内350多万户震损住房的全面修复加固、震后1年半150万户农房的全部重建、震后2年26万户城市居民住房的基本重建、震后3年内38个恢复重建重点城镇和2899所学校暨1883个医疗卫生机构的相继竣工……而默默地奉献着、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于是,即有了以一步跨越20年的速度从废墟里“长”出的民居、学校、医院、福利院、文化设施;有了在绵延300公里的汶川地震带上如颗颗璀璨明珠般的映秀、汉旺、红白、竹园、乔庄等100多个涅槃重生的小镇;有了现在四川老百姓口中最广泛传诵的“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这样的流行语……
     可以说,正是由于四川各级财政及广大财政人用心血、汗水、智慧和常年坚守的良好形象和作风,才使笔者有了把“财政精神”表述为“依法行政,勤俭履职”和“为民忠诚服务,为国精心理财”这两句话的确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