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45天修好“致富路”
——《仅有桥是不够的》后续报道之六

广元新闻网记者   赖琴芳   周小丁

    崭新的水泥路,蜿蜒盘旋在山间,穿过了回民村、林场村,一直延伸到春风村……
    5月20日,记者跟随市、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再一次来到春风村。之前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达,这次坐车仅用了10分钟便从岔路口来到了春风村。

提前25天修好断头路
    走进回民村路口,几个村民正在忙碌地修路沿带。顺着公路望去,一条平整的通村路已经基本建成。
    “有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市、区交通部门的帮助,三个村的村民们起早贪黑,现在断头路基本修好了。”一直驻村负责修路现场指导的龙潭乡综治维稳办主任魏广自豪地告诉记者,从正式开工算起,这条总投入110万、长4.5公里、宽3.6米的断头路,仅用了45天时间就已经基本建成。“这是龙潭乡今年建成的第一条路,也是多年来,建设速度最快的一条路。”
    在只能使用小型设备的条件下,每天修路一百米,这样的速度从何而来?魏广解释道:首先是交通部门及时提供规划服务和资金保证,同时还派常驻技术人员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这都给村民修路带来了很强的信心。其次,村民积极性非常高。按之前的商定,村民每户投工14个,可到后面都翻倍了。并且村民们自发加班加点,经常是早上6点多就到现场,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我们才可能提前25天修好这条路。”
    “通路,一直就是我们三个村村民的心愿,盼了太多年。现在政府出钱,我们修路浑身都是劲。”今年67岁的林场村五组村民贺万满清晨5点就从家里出发,赶来修路。看到马上就要通车,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修路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正是农村抢收、抢种的黄金季节。村民们都明白,如果错过了“双抢”时节,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今年的庄稼收成比往年将大幅下降。可是,雨季马上也会来临,要是在这之前不把路修好,连续的大雨,将会把刚修好的路冲垮。
    面对两难境地怎么办?“女人在地里收麦子和油菜籽,男人全部去继续修路。”三个村的村民不约而同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在他们看来,修路比今年的“双抢”更重要。
    “听说过几天有大暴雨,我们必须要把路养好,不能让才修好的路在我们这里又成了断头路。”77岁的回民村老村支书吴万邦放着家里还未收割完的菜籽不管,一大早就拿着锄头,来到刚铺好的路上做路沿带的养护。烈日下挥舞着大锄头,不到一会,老支书早已满头大汗。
    扫公路、掏边沟、搬大石……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这路可是我们的希望,干起来也觉得有盼头!”回民村五组的梁素琼和几个好姐妹,在忙完“双枪”后,也来到公路上帮忙。
    现在回民、林场、春风三个村的村民都抢着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公路养护和迎接通车的准备。

村民称为“致富路”“感恩路”“生命路”
    对于断头路的通车,最高兴的莫过于三个村因路受益的1300多村民。因为除了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外,村民们还在修路过程中,将自己的产业梦想转移到了现实中来。
    “现在村民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怎样致富。”龙潭乡乡长邱志勇告诉记者,路通后,村民们开始更多地种植蔬果,发展养殖,而不是再单一地进行简单粮食栽种。还有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现在也回到家乡,准备把“致富路”衍生为“致富土地”。
    在村民看来,这还是一条“感恩路”。“从没得路到有路,从泥巴路到走上好路,老百姓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市、区两级交通主管部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盼头。”回民村支书王占弟说,自从开始修路以来,村民们不仅热情高,干起活来加班加点,有的还自发地送水、送饭,做好修路后勤保障。“修这条路时,平均每天都有500辆摩托车进出,在没有人蹲点看守的情况下,却没有一辆车去碾压新路。这完全都是因为村民对这条路重视,大家心怀感恩。”
    因为解决了村民在生重大疾病时出不去的问题,所以村民们还将这条路定性为“生命路”。
    “通过修路,现在村干部找到了工作的方式方法,村民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更能理解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干群关系更加团结、和谐。”邱志勇说,这种发展正是建设全域小康龙潭所需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春村风打造成现代新农村。
    自3月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正富到春风村现场办公以来,不到三个月时间,桥修好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眼中的迷茫也变成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