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十年满园春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素描
广元新闻网记者 盛伍
川北门户广元,五月尽芳菲。
广元,北枕秦岭、南倚剑门、东通巴州、西临九寨,这里是女皇武则天的诞生地,这里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这里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个,这里铸就了灾后重建的奇迹,这里首倡并一直领跑低碳发展路径……
也是在这里,一场消灭贫困的持久战一直在进行着。
新世纪扶贫开发十年来,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72.31万人减少到42.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9.48%下降到17.62%,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06元增加到4306元。升钟水库剑阁库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贫困村设立村级互助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朝天曾家高寒山区跨村连乡、跨乡连片、整体推进、综合治贫,苍溪县“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连片”的扶贫模式等广元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特殊市情“四区合一”,广元扶贫工作艰巨前行
广元是连片边远贫困山区、“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导致广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广元所辖7个县区,其中苍溪、旺苍和朝天3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余4县区都是有国家扶贫开发任务的贫困县。在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中,7个县区全都纳入了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扶持范围。在国家扶贫开发之初,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达130.4万人,占同期农村总人口的53.4%;按国家最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贫困人口达63.19万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近6个百分点。
广元地处四川盆周北部边缘,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大山绵亘,地质生态脆弱,干旱、洪涝、地震、地质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特别是旱灾频发,多数地区“十年九旱”,加之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滞后,“靠天吃饭”现象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青川成为极重灾县,其余6县(区)成为重灾县(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元,扶贫开发成果毁于一旦,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突出,全市贫困人口从2007年底的30.98万人猛增到52.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3%上升到21.4%。
广元资源富集,已探明可供工业采用的矿产30多种,天然气探明储量2800亿立方米,但广元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各项开发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并且实行了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有效实施资源转化受到极大限制。
实施“四园驱动”战略,有效强化统筹扶贫格局
我市始终坚持“大扶贫”理念,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揽和主线,探索出“四园驱动、城乡统筹”山区大扶贫路子,努力从根本和长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建设新型工业产业园区,强化扶贫开发带动能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扶贫带动能力。震后四年来,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先后落户广元,建成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工业园区13个,新建工业园区面积达45.5平方公里。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62%。通过在工业园区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引导园区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原料基地等形式,与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结为紧密的利益联结,带动贫困群众下山进园就业,转变为产业工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增强扶贫开发造血功能。广元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贫困人口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建设雪梨、猕猴桃、油橄榄、烟叶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41个,核心区面积达41.8万亩,辐射带动93.6万余亩,覆盖农户18.2万余户。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向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集中,吸引农民土地入股,促进农村群众身份向居民转变、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变。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强化了产业支撑,在园区重点培育畜牧规模养殖户,大力发展林果业、蔬菜、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和核桃、黑木耳等“广元七绝”产品以及“剑门关土鸡”等特色品牌,产业园区覆盖的农户年人均纯收入比非园区农户高出2000元左右。
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拓展扶贫开发发展空间。突出贫困山区比较优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大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园区,不断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居民增收致富。全市已建成生态文化旅游园区26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个,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五位。通过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群众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吸引景区及周边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事业,带动了景区及周边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有效拓展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空间。
建设新型职业教育园区,搭建农村智力开发平台。我市高度重视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搞好技能培训作为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新型职业教育园区,积极搭建提升农民素质的智慧平台。依托初步建成的4个职教园区、24所职业教育学校,对贫困山区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创业就业的竞争力。
“四园驱动、城乡统筹”催生了大扶贫格局,大扶贫助推大发展,大发展带动扶贫大跨越。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6%,增速居全省第4位,总量是震前2007年的近两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7年的4.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总量是2007年的3.6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是2007年的3.4倍,占生产总值的5.64%,比2007年提高2.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7%、21.3%,总量均是2007年的1.8倍,多项指标均创建市27年来新高。
强力推进扶贫新村工程,助推整村连片扶贫开发
在扶贫开发中,广元坚持将重心聚焦在村级层面,把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放在集中连片区域,以“扶贫新村”工程为有效抓手,切实推进连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五改五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以户为单元,大力实施贫困农户“五改”(改水、改土、改厨、改圈、改厕)、“五通”(通沼气、通硬化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工程,累计7.7万户困难家庭实现“五改五通”。坚持“着眼长远、提升层次、设计科学、功能完善、统一规划、自主实施”的思路,强力推进农房建设改造,5.76万户新建房和旧房改造的农户基本实现了厨、厕、圈、沼气配套建设。全市十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47亿元,完成675个扶贫新村规划建设,建人口机压井7756口、蓄水池7076口、引水渠(管道) 2685.3公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扶贫攻坚支撑。立足扶贫新村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需求,走规模生产、规模经营道路,全市重点培育畜牧规模养殖户3.5万户,发展林果171万亩,种植蔬菜48万亩,种植茶叶27万亩,烟叶产量达到18.5万担。现已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426个、237万亩;各类畜禽生态养殖小区345个;水产养殖基地40万亩;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631家,建成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培育无公害产品35个,绿色食品认证9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创名牌商标13个。已成为中国雪梨之乡、中国核桃建设示范基地、中国杜仲生产基地、中国绿色食品示范区、西部最大的绿色水产品示范基地。扶贫新村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农村金融改革增添扶贫攻坚活力。积极抢抓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苍溪县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广元市包商贵民村镇银行成为市内率先成立的两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2006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在旺苍县65个村进行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为贫困村群众提供小额短期发展的资金支持,提升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竞争选项目助推扶贫攻坚积极性。坚持在扶贫新村和扶贫项目确定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参与式扶贫方法,实行规划民议、项目民选、工程民建、质量民管,真正把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积极加强群众思想引导,大力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项目建设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实行多干多补助、少干少补助、不干不补助,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扶贫新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抢抓灾后重建契机,有力提升灾后扶贫成效
坚持把扶贫攻坚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突出低碳特色,注重文化引领,推进综合治理,统筹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户建房,统筹配置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建设新农村聚居点和低碳新农村综合体。
大重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大提升。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把贫困村灾后重建摆在优先位置强力推进,在规划上统筹协调、政策上同步倾斜、项目上联动融合、推进上步调一致。全市贫困村灾后重建累计实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项目280个,投入7.2亿元,惠及45万农村贫困人口。以“马口样本”为代表的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广元经验”得到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地震灾区推广。突出抓好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建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6000余个,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投入资金268.72亿元,153万受灾群众饮水困难和7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32.9万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低碳发展引领广元扶贫路径。按照“科学发展、低碳重建”思路,广元率先提出并实践低碳发展引领扶贫开发的理念。立足山区特色、绿色、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以节能减排、增加碳汇为目标,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推广建设具有川北民居特色、抗震能力强的木结构、轻钢结构住房6万余户(套),户均减少用砖2.5万匹、节约资金3万余元。大力开发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农村沼气29.6万口,入户率达50%,每年农民减少砍伐树木7万多方。大力推广免耕法、测土配方、秸秆还田和秸秆氨化等新技术。积极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推广节能灯和太阳能热水器。推进节能村镇试点示范,引导农民低碳生活、低碳消费。重建后的广元获得全国首批“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称号,成为唯一受邀参加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的中国西部城市。
坚持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突出搞好贫困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形成特色鲜明、风格各异、整体协调的村庄布局。突出新村环境整治和房屋风貌塑造,深入实施“清洁城乡工程”,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目前,全市各县区均建立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乡镇建立了垃圾中转站,村组建立了垃圾分类收集站(屋),农户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箱。
文化重建增强扶贫开发精神动力。我市始终将文化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灵魂工程统筹推进。建成县区“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一批面向基层、造福民生的文化工程。大力倡树感恩文化,不断弘扬和升华“志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革命老区精神,率先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知恩感恩之情化为扶贫攻坚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激发了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培育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心,催生了与贫困决战的坚强意志,形成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大茅坡精神和“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灾后重建精神。自强不息、亮剑拼搏、感恩奋进已成为广元城市精神的核心内涵,成为扶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守大扶贫理念,奋力夺取扶贫攻坚新胜利
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广元将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揽和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以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主体,突出基础扶贫、素质扶贫、产业扶贫等重点,进一步完善提升“大扶贫”工作格局,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扶贫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枢纽三中心”建设引领大扶贫。“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水运和航空“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业态多样、功能齐备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基本形成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基本建成水电、火电、天然气兼备的区域性能源供给中心,大幅提升广元区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扶贫攻坚等奠定坚实基础。
“五个翻番”给力新一轮扶贫攻坚。“十二五”末,广元市经济发展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经济发展更快,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更强,为扶贫开发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和保障,有力地助推广元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扶贫攻坚。继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将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在重点贫困乡镇建立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扶贫开发工作。坚持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带领致富和带头致富的“双带型”干部,不断推动村党组织转化升级。继续完善村党支部和书记考核管理机制和村廉勤监督员制度,不断夯实扶贫开发工作的基层基础保障。
深化结对帮扶促进扶贫攻坚。下一步,广元市将以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基础,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把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对外合作作为“东西扶贫协作”的战略支点,不断拓展社会扶贫的协作空间。坚持整合资源和力量,大力推进综合治贫。继续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广对口定点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浙江、黑龙江以及其它友好城市的联系,深化九三学社与广元合作机制,力争在产业承接、文化旅游发展、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广元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锁定“两不愁、三保障,两转变,一同步”的新目标、新任务,紧紧抓住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革命老区跨越发展、地震灾后发展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奋力开创广元扶贫攻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