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敬明洋 进入十月,剑阁大地阵阵清风扑面—— 10月18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报告中频频闪现的“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一词,撞击着人们的心扉; 同日,剑门新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目前,已签订拆迁协议31户、拆迁5户,剑山大道一期工程掘进1100余米; …… 在大背景中定位,在危机感中考量。“我们必须把握大好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剑阁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县委书记向永东说。 欲应发展之务,必先审发展之势。剑阁将以什么样的理念支撑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剑阁是按部就班向前“走”,还是超常规朝前“跨”?毋庸置疑,“跨”才是出路,才是属于剑阁自己的行进姿态。 在纵横比较和左右审视中,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徘徊与奋进的理念裂变开始逐渐清晰,并很快定格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新老县城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为抓手,以城市新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为载体,奋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深旅游、做大集镇’,不断改善民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剑阁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 科学的发展理念在探求中“破茧成蝶”,剑阁开始在睿智与勃然中展开灾后发展振兴的跨越征程。 尽管深秋时节的剑门山区寒意侵人,但在蜿蜒流过县城的清江河东岸,却是别样一番景象:规划区内的老百姓正忙着拆除房屋,10多台挖掘机“并肩”作战,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到处都能看见领导和干部忙碌的身影。 这就是剑阁县加快“两化”互动、推进灾后发展振兴的第一个“大手笔”——剑门新区。 剑门新区是县城规划区的新城市组团,一期由下寺镇拐枣、大桥和三江3个村组成,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万人。并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县城新区、“两化”互动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园区。 从更深层次探究,剑门新区的开发建设相对“孪生”的剑门工业园区来说,更加凸显工业“腾笼换鸟”的发展理论。 大桥村村民张在银是规划区内拆迁的带头人,他家的房屋是四代人居住过的老屋。“说句实在话,老房子住习惯了还真舍不得搬走,但是政府搞建设,我们当然要支持。”在张在银的带动下,拆迁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县委副书记、剑门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冯明介绍,目前,新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深圳玻璃制品厂有望成为落地新区的第一只“凤凰”。 “今天投入挖掘机3台、装载机1台、汽车3辆,人员29名,完成路基开挖50米、土石方800方……”县委主要领导的手机短信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指挥部的“日报”。 10月26日晚,剑门关大酒店五楼会议室的灯光一直到深夜才熄灭,会议的焦点是论证县城所在地下寺镇至普安镇快速通道的最优建设方案。 一条路,牵动的却是全县人民的目光。 早在今年3月份,剑阁的“先知先觉”者在网上发布了自己设计的下寺镇至普安镇快速通道的线路图。县委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经过科学论证,把这一“发明”写进了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按照最初设计方案,下普快速通道为二级公路。在党代会召开期间,代表热议并一致认为,既然是快速通道,就必须提升等级,让它真正“快”起来。由“二”变“一”,平凡的数字背后蕴藏的却是难以数字化的内涵。 不仅仅是一条路,一个更宏大的构想正在演变为现实:以下普快速通道为依托,将老县城普安镇、剑门关镇、汉阳镇及上寺乡纳入县城区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一城多点、统筹布局的县城发展新格局。 剑门新区、下普快速通道只是剑阁县在推进灾后发展振兴征程中的两个缩影—— 在江口镇、元山镇,以两地规划建设白酒、原浆酒生产基地已经不是最新的新闻; 在店子乡、张王乡,依托亭子口库区和码头布局,规划建设沿湖旅游经济带已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做深旅游,加快建成剑门关三国文化精品旅游景区和全省三国蜀道旅游精品线路; 做优农业,沿“一带三线”高标准建设一批辐射带动全县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现在全县上下正以‘五丁开山’、‘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将工作状态和激情调整到奋力推进灾后发展振兴新跨越的频率上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勇告诉记者。 放眼雄关,灾后发展振兴的“剑阁路径”正通向生机勃勃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