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记者 高富强 常力文
任小昌 文 毅
8日早上8:50,记者一行驱车从广元出发,沿国道212线驰入鸡鸣川、陕、甘三省的青川县姚渡镇(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余震中心),不过2个小时;再转入省道105线,沿着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向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方向前行,不到20分钟进入与宁强交界的阳山村,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一次6.1级余震的中心地带。
房子修起了 发展产业最紧要
到处是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笑容可掬,不再是地震时和余震中的诚惶诚恐、满目疮痍的景象。随意停下车来,记者一行走进路旁人家小院,漂亮的新居、现代的家具、整洁的院坝。三间平房居中一间挂着木质对联“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最为耀眼。
白米干饭加炒菜,正在吃午饭的主人家杜甫衣笑着给记者介绍:“这是地震后,我们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从对面山上搬下来,搬新房子时表达感激之情挂上去的。”
“住上了新房子,那你们现在主要收入来源是啥子呢?”
“我在农业合作社帮忙,基本没拿啥工资,家里就是靠养鸡种葛根。”
杜甫衣给记者介绍,地震后,有了国家的建房补助,村里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原来住在山上的村民也都搬下山来修房。出行的路很漂亮,建的房子很美丽,居住的环境很干净,让附近的陕西人、甘肃人很羡慕。再等二三年,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还有一个站台,出行更方便了,发展经济门路更多。现在房子修起了,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就成了最紧要的事情了。
早日致富还贷 就是懂得感恩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原来各家各户散养的土鸡很受欢迎。镇政府就引导大家搞土鸡养殖,成立了土鸡养殖合作社。凡是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只要家里修了鸡圈,镇上都按每平方米200元给了建圈补助。诺,那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这些情况他最清楚……”
路过的阳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开生接过话语,“养鸡收入还是很不错的,利润可达10元多每只。以我自己来说,从去年建圈到现在,一年多时间收入有2万多元。”
“只是合作社的土鸡养殖不怎么赚钱啊。”杜甫衣插话道。
王开生给记者解释,“村民们散养土鸡可以挣钱,人工啊什么的都没有算;合作社请村民打扫鸡圈、喂鸡什么的都要开工资,算下来就没有散养的利润高了,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那可是实实在在挣了钱的哈。”
“那倒是哈。”杜甫衣心里暗暗算账,认可了王支书的说法。
“你刚才说种葛根,那个收入怎么样呢?”
“葛根我们才在发展,目前莫得啥子收入,但是一算可比种庄稼强多了。”杜甫衣仔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葛根亩产至少8000斤以上,价格1元多每斤,这样算来每亩收入至少8000元。今年我种了2.4亩,收入可达2万元。”
“附近村民还有种植葛根的没有呢?”
“多嘛,今年我们村有20多户种了30多亩葛根。年底算下账,如果可以的话,明年种的人就更多了,我们就可以成立葛根种植农业合作社了。”杜甫衣说,“我们村是山区,人平只有1亩多田地,如果不发展价值大、利润高的农产品,咋个增收致富嘛?”
据王开生介绍,省社科院教授张春佳偶然来过阳山村,非常喜欢这里的自然环境,退休后一直在村里指导村民发展产业。“可惜张教授前几天回成都去了,不然你们可以和他聊聊。”王开生说,“规划的产业有好几项,只是我们村比较偏远,原来交通也不好,底子薄,现在发展产业就是缺乏启动资金啊。”
“大家一起想办法,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杜甫衣说,“地震后国家帮助我们建起了新房子,大家也多多少少带了点账。我们能增收致富,早日还上贷款,也算是我们懂得感恩嘛。”
稻谷黄了,花生熟了,玉米棒子挂满梁……重建后的阳山村生机勃勃,阳山村人春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