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元坝221井工人更换钻杆的情形     刘徽   摄

广元新闻网记者  莫东鸣

【新闻现场】 一座高耸的井架直插蓝天,一根黑色的钻杆高速旋转,铁塔半腰一间车厢式操作室里仪表指示灯不停闪烁,平台上几个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熟练地操作,秩序井然,机声隆隆……9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苍溪县陵江镇庙垭村中石化元坝221井现场,天然气钻探的火热场景呈现在眼前,这与一年前杂草丛生的空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记者看到,元坝221井所在的庙垭村一年间发生了深刻变化,通往勘探现场新建了一条宽阔的碎石路,道路两侧安装着新型的太阳能路灯;井架右侧下方新建了几口标准化蓄水池,碧水扬波;沿着苍剑线新建的安置小区全是红瓦白墙,房顶太阳能热水器的钢化管折射着太阳光辉;井架不远处的制种示范田里,因天然气勘探开发拆迁的农民李伦才,开着他新买的收割机往来穿梭,丰收的喜悦绽放在笑脸之上。
【人物故事】2008年4月,中石化广西钻井公司70142钻井队“会战”元坝区块,全队五十多人来到苍溪县元坝镇。安营扎寨不到一月就开始鏖战“硬骨头”元坝22井,70142钻井队强化组织运行向管理要速度,历经10个月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勘探任务。2010年11月,70142钻井队转战庙垭村元坝221井,再一次用钻杆来书写中石化人对天然气勘探开采事业的无畏与执著。
    “为了国家能源战略,我队三年多连打两井,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每前进一米都是异常艰难。苍溪的勘探作业环境很好,县委县政府和当地群众给了很多便利条件,这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70142钻井队队长李明军说。
    张光明是该队的井架工,主要工作是架设、拆解、维护井架和钻杆。与记者见面时,张光明刚从井架上下来,一手拿着大扳手,一手提着铁皮桶,黝黑发亮的脸庞挂着浅浅的笑容。
    “三年多来,我们钻井队的变化大,新技术运用逐渐推广,但苍溪的变化更大,资源多、生态好、城市扩展步伐很快,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张光明快人快语,说完就忙着朝身后的发电机组走去。
    李明军说,他的队员来自天南地北,有好几个来自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大家放弃了假期,有的生病了都坚持在岗位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和集团公司在苍溪的另外35支钻井队一起为元坝气田的开发利用而奋力勘探。
    目前,221井钻探深度已达5900米,该队优选方案,严密组织钻井施工,加快钻井速度,朝着预定目标深度7000米稳步推进。
【延伸解读】  一座井架既是中石化勘探开采的场地,也是苍溪资源就地转化群众得实惠的缩影。新开辟一处井场相应会带动当地电力、交通、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同时土地征用、农房拆迁、集镇布局、产业调整为“两化”互动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三层小楼,水、电、路、宽带、电视广播样样畅通,不远处的农贸市场里鸡、鸭、鱼、肉各种食品和蔬菜齐备,乡里人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就是庙垭村村民李伦才家的变化,“十二五”期间,中石化、中石油两大能源巨头将投资200亿元会战苍溪天然气勘探开发,天然气布井200口以上,围绕元坝气田、九龙山——龙岗西气田两大净化厂形成60亿立方米产能以及下游配套产业。天然气勘探布井带来的变化正在城乡间发生,苍溪“两化”互动发展的历史车轮正徐徐前行。
    苍溪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华兮说,苍溪将围绕元坝气田开发利用和天然气勘探布井场地来完善和优化城镇功能,以天然气清洁能源转化产业来壮大和拓展园区,以园区建设来推进城镇化扩张,不断探索和推行“园在城中、城中有园”的组团式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产城一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