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壮走向豪迈,最危急的时刻是抢险救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的生命,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人最多和伤员死亡率最低的奇迹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艰难的考验是安置群众。急灾区群众所急,解灾区群众所难;家家有住处,户户有饭吃,人人有保障。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安置群众的奇迹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重大的任务是恢复重建。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恢复重建的奇迹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根本的动力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地“起立”,发展“起跳”。以“再生性跨越”为根本取向的“四川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深刻的创新是对口援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西联动,内外互动。对口援建的“中国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振奋的目标是高地建设。爬坡上坎,蓄势突破;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我们努力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列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伟大时代,这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大爱无疆的不朽丰碑。
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节点,2008年必将以举世瞩目的汶川特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速度”、“奥运纪录”、“奥运精神”相辉映,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令世界惊叹,至今仍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抗震救灾与北京奥运同行,四川与世界同在。
穿越灾难,重建家园;逝者安息,生者奋进。我们悲痛而不悲哀,悲壮而不悲愤,化悲痛为力量,化灾难为机遇,共同携手走过用血肉血泪血汗铸就的抗震救灾之路。从地震灾难中挺立起来的四川人民,从来没有这样深切地感受到人的生命如此珍贵、如此坚强,也从来没有这样深切地感到纪念死难同胞的最好方式就是挺起不屈的脊梁,更坚强地奋斗,更美好地生活!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灾难中屹立强大的中国,灾难中挺立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灾难中崛起自强不息的四川。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率领9000万四川人民,打赢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硬仗,仅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三年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性胜利!英雄的四川人民,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世界关注汶川,关注四川的汶川,关注中国的四川!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四川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是什么力量让四川地震灾区失去家园的1200多万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是什么力量使四川约占全省县市区一半的重灾区在恢复重建中实现“再生性跨越”?
此时此刻,浴火重生,万象更新。走进汶川,走进北川,走进青川。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告诉你:震后四川依然美丽!
此时此刻,春暖花开,政通人和。映秀镇吉祥如意,唐家山碧波如镜,九寨沟宾至如归。多情多义的一草一木告诉你:震后四川更加安全!
此时此刻,发展“起跳”,高位求进。因为有你,因为有党,因为有社会主义中国。感恩图报的灾区人民告诉你:灾区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结构性优化,城乡面貌历史性巨变!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千年不遇的震灾袭来,四川人民向世界发出悲壮的誓言: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救助灾区人民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
今天,我们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我们豪迈地告诉世界:四川没有垮,四川经济没有垮,四川人民的精神没有垮!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三年来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铸就并升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并支撑我们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抓重建,抓发展,双重任务、两个战场,我们交出了无愧历史,无愧子孙的答卷。
此时此刻,我们把这三年的艰难历程概括为:从悲壮走向豪迈!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危急的时刻是抢险救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的生命,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人最多和伤员死亡率最低的奇迹
没有任何先兆,没有任何预警,四川人民永远难忘地震灾难突如其来的那一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四川的汶川,中国的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仅有14公里。中国进入紧急动员的“汶川时刻”,四川进入极其特殊、极为艰难、极不平凡的抗震救灾时期。
短短80秒,山崩地裂,江河呜咽,生离死别。当我们从摇晃的楼房紧急逃生的时候,当我们站在抖动的大街应急避险的时候,当我们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惶惑不安的时候,69277名同胞失去了生命,17923名同胞失踪,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遭受劫难。
从地震的惊恐中迅速转入抢险救灾,我们听到了地震专家对汶川地震灾难的评估: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地震震中在汶川县映秀镇,映秀镇与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都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上。汶川特大地震等烈度线大体上呈现45度角的分布,大量的能量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传导,犹如墙上的裂缝被撕开,总是沿着开裂的方向传递能量。正处于这一区域的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等10个县(市)成为极重灾区。四川是这次地震的主灾区,受灾程度最重,阿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的39个县遭受重创,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均为历史罕见。
[NextPage]
抗震救灾第一阶段是抢险救人。“生死大营救”,主要特点是一个“急”字。最危急时刻,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人从废墟中救出来,再以最快的速度把伤病员送到医院去救治。
抢险救人,分秒必争,十万火急!世界公认的最佳救援时间是“黄金72小时”,我们则坚持了大约一两个星期。坚持把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的生命大救援,从废墟中抢救群众83988名,医治伤病员400余万人次,最大限度地挽救了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救治及时,地震伤员中只有5750多人致残,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人最多和伤员死亡率、致残率最低的奇迹。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抢险救人最危急的时刻,余震不断,天气恶劣,交通通信几乎全面瘫痪。
越是危急时刻,越是需要坚强的领导。四川人民永远铭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
党心民心相通,国脉血脉相连。震后第一时间,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坚决果断地把抗震救灾作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精心部署抢险救援工作。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巨大关怀,是我们抢险救人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给我们战胜灾难、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的生命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震后不到一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通过网络、电视、电波直抵灾区。5月12日晚,5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5月16日至18日,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总书记一再叮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这是一种速度,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震发生到信息发布,到启动应急预案,到抢险救灾,所有这些工作都在两个小时以内启动,凸显了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与高效。两个小时后,温家宝总理的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腾空而起。5月12日23时40分,温家宝总理在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黄金72小时”中,总理辗转视察七地灾情,召开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高效、迅速、果断的“72小时”,为抢险救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到灾区视察灾情,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中国速度令全世界惊叹”!“第一时间”、“第一目标”、“第一地点”,一个个“中国记录”清晰地记录下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负责,充分展示出党和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
越是危急时刻,越是需要临危不惧的靠前指挥。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四川省委、省政府紧急动员部署,带领四川人民全力抢险救人,走过一段自强自立自救、坚定坚强坚韧的艰难历程。
震后半个小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已冒着余震中飞落的砂石,沿着滑坡的道路边缘,向震中汶川挺进。越野车上,刘奇葆作出7条指示,核心是“救人”: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同一时间,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向国务院值班室汇报灾情后,直奔省地震局了解情况,旋即乘直升飞机赶赴汶川。
道路冲毁,空中受阻,两路人马折返都江堰会合,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都江堰成立,刘奇葆担任指挥长。省“四大班子”高度统一,靠前指挥,兵分三路:一批分赴六大重灾区,一批坐镇设在都江堰的前线指挥部,一批留守成都。省领导全部参加指挥部相关工作,11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指挥部10个工作组。震后不到3小时,各市州都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指挥部,省、市、县、乡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
救人、安置、防疫、转移……上通下达,四川抗震救灾的应急机制高速有效运转。党中央的每一项重要指示,马上贯彻不过夜;党中央的每一项部署,第一时间细化落实。指挥部下达的一个个紧急指令,对一个个关键环节的前瞻研究,一场场硬仗的靠前指挥,确保四川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确保抢险救人取得决定性胜利。
越是危急时刻,越是需要不畏艰险的突击队。人民子弟兵是抢险救人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四川人民永远铭记人民子弟兵的救命之恩。
13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干警,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承担起抢险救人最危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中央军委领导都亲临灾区,第一时间在灾区指挥和参加抢险救人的将军达100多名。海陆空联合行动,20多个兵种跨区行动,人民子弟兵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生命长城。
震后21分钟,成都军区派出察看灾情的4架直升机腾空而起。震后第二天,解放军出动军用运输机22架,征集民航客机12架,将4.7万余人从全国各地调往四川,并空投物资12.5吨。
疾进,疾进,疾进!
突破,突破,突破!
搜救,搜救,搜救!
“解放军来了人心定”。哪里有子弟兵,哪里就有安全感,哪里就有信心和希望。
越是危急时刻,越是需要振臂一呼的主心骨。灾区基层党组织是震不垮的战斗堡垒,一个个党员干部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是灾区群众最贴心的人。
“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
“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
“是共产党员的站出来!”
关键时刻,危难关头,灾区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在抢险救人的最前沿,带领群众自救互救,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据统计,在四川灾区,基层党组织共组建“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8.2万个,参与党员110多万人。哪里灾情最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人中,80%以上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群众抢救和自救互救出来的。
[NextPage]
抗震救灾第一阶段的生命大营救,既是一场生命与死亡的较量,也是一场考验执政者决策智慧和执行能力的大考;既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集中检阅,也是对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和灾害应急能力的集中检阅。
在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对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实行管制,第一时间为抢险救人开通了绿色通道,从而保证了多达几十万人的外部救援力量在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区县,3天后到达全部重灾乡镇,保证了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的紧急筹措调运,保证了以最快速度抢险救人。我们从废墟中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这在国内外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
在四川灾区,我们探索出伤员救治的“四集中”经验,这就是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伤员、集中治疗,大大降低了重症伤员的死亡率。特别是通过21次专列、99架包机及万余次救护车,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紧急转移救治危重伤员10015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免费转移救治伤员的奇迹。
抢险救人的“四川经验”充分证明,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关头,我们的党和政府时时刻刻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第一次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第一次开放救灾让国际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出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的时代精神。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总结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最成功也是最值得总结的经验。”
从抢险救人的人间奇迹,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强大中国,看到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执政党,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智大勇,看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大仁大义。
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艰难的考验是安置群众。急灾区群众所急,解灾区群众所难;家家有住处,户户有饭吃,人人有保障。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安置群众的奇迹
抗震救灾第二阶段是安置群众,主要特点是“难”——极为艰难的“百日攻坚”。
“百日攻坚”,主要是抗震救灾工作重点从第一时间的生命救援向第二时段的生存救助转移,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在四川,先用10天左右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然后再用3个月时间把失去家园的1200多万群众转送回原地进行过渡性安置,让灾区群众恢复家庭生活,稳定下来恢复生产。一来一回,其工作难度之大,相当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北京或上海的市区人口来回转移一次。我们不仅经受了“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种困难聚集”的严峻考验,而且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处,确保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
安居,安稳,安全;安心,暖心,放心。
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就没有最有效的恢复重建;没有最受灾区群众欢迎的政策,就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政策和策略,是安置群众的“定心丸”,是“百日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保证。
避难性安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措施。当第一时间把成千上万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时候,我们的体育馆、街道边、机关、厂矿,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搭起了临时小棚子、小帐篷。这样的避难性安置不能长久,不利于疫病防治和次生灾害防治。更重要的是,来自灾区群众的心理调查表明,地震后的废墟仍然是灾区群众倾心牵挂之地,百分之八九十的灾区群众都希望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艰苦创业。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全国大局着眼,从灾区实际出发,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明晰了救灾中安置群众的思路、重心,对安民和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受灾群众紧密结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政策措施,保证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后三个月,四川认真落实受灾群众每人每天1斤粮和10元钱的补助政策,共发放临时性生活补助金83.8亿元。同时,紧急抢修受损供水设施1300多处,新建应急集中供水工程2129处,到5月底便全部解决了575万灾区农村群众临时应急供水问题。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对“三孤”人员进行的特殊救助安置。妥善安置了因灾新增孤儿、孤老、孤残人员1449人,其中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社会福利院集中安置1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对地震中死亡子女的家庭提供再生育服务,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864名。此外,切实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恢复学校上课。充分依托专家和志愿者,在灾区实施了我国灾难救援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救助活动,有效化解了灾难带来的心理障碍,稳定了灾区人心。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解决临时过渡住房的攻坚战。
在四川灾区,安置群众急需350万顶帐篷和150万套板房,当时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17万顶。即使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帐篷和板房,也至少要用6至7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好。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为农村受灾居民每户发放2000元过渡房建设补助,鼓励灾区群众自己动手解决过渡住房,结果220万户群众自搭自建过渡住房,使需要6到7个月才能完成的安置任务提前到3个月。与此同时,采取维修加固安置、活动板房安置、帐篷安置、外出打工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震后不到3个月,灾区住房倒塌损毁家庭基本实现过渡性安置。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抢通保通的攻坚战。
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省道中断,大量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受损,254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无。在各方面支持下,四川紧急投入3万余人、7500多台机械抢通“生命线”。震后3天,经马尔康、理县到汶川的第一条“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10天,109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震后一个月,受灾地区所有乡镇全部恢复或临时性恢复供电。
最大的考验是抢通“都汶路生命线”。213国道都江堰到汶川这段96公里的公路,沿岷江河谷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地震中因塌方、断桥、堰塞湖淹没等原因被摧毁。有专家坐直升飞机空中查勘后认为,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这条路,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建。但是,如果不打通这条路,进入汶川就要翻越夹金山,绕道350多公里。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组建由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这条路全线抢通。其他一些“生命线”恢复工程,也采取这种集中攻坚的办法啃下了“硬骨头”,对安置群众和灾后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NextPage]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卫生防疫的攻坚战。
大灾之后最难避免的是大疫。汶川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难度非常大。数以万计的死难者遗体和4000多万头(只)动物尸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成为疫病的源头和隐患。四川省政府协同卫生部,迅速组织划定重点防疫范围,实施防疫紧急行动。全省建立起省、市(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卫生防疫机制,及时把在灾区的部分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就地转化充实到防疫队伍中,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共计投入防疫人员1.6万多人,在震后半个月即实现了对446个乡镇、4185个村防疫的全覆盖,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防治次生灾害的攻坚战。
汶川地震灾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震引发的滚石、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共形成104座堰塞湖。总指挥部组织了若干工作组,及时有效地对境内全部堰塞湖和2096座受损水库进行了妥善处理,排查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避免了次生灾害造成损失。
最令人揪心的攻坚战是唐家山堰塞湖排危除险。位于北川县境内的唐家山堰塞湖属极高危险等级,一旦溃决,将对下游城镇及140多万人造成灭顶之灾。总指挥部成立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指挥,省长蒋巨峰担任指挥长,会同武警水电部队、空军、水利部,一方面紧急排危除险,一方面转移疏散群众,有序组织27万群众进行长达半个月的转移疏散,做好了140多万人的撤离准备。经过党政军民20多天的艰苦努力,终于清除了隐患,创造了世界上处置特大堰塞湖的奇迹。
安置群众的“百日攻坚”充分表明,1200万受灾群众的过渡性安置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想、系统应急,既要抓住安置群众的主要矛盾,解决生存救助的突出问题,也要围绕地震灾害链排查隐患点,防患于未然。应对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系统化危机和不确定影响,应高度重视系统性谋划、链条化防控。正是由于“百日攻坚”中卓有成效地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应急防控机制,我们在应对2010年夏季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再一次创造了成功避险的奇迹。
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用智慧应对挑战——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重大的任务是恢复重建。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恢复重建的奇迹
抗震救灾第三阶段是恢复重建,主要特点是“重”。灾害破坏空前严重,恢复重建规模巨大,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非常之举的“千日奋战”。
“千日奋战”,就是以2008年8月27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为标志,用3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六大目标。国务院批准的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蓝图。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世界性难题”。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时间之紧,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6月8日,国务院就颁布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一部法规因一场灾害而立,开中国立法史和救灾史上的先河,标志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一开始就纳入了科学重建、依法重建的轨道。
“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四川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作为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副组长单位之一,四川省政府为总体规划的编制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工作。震后第七天,四川就成立了灾后重建规划协调小组。7月13日,省委召开九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灾后重建,明确提出了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紧接着,中央各部门和省上各行各业数以万计的专家奔走灾区,在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我省43个行业规划、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规划,形成了四川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不留遗憾,不留隐患,不留包袱!
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
在四川,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高起点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从整个地震灾区到每一个城镇、村社、企业,“科学规划”成为灾后重建的“先行者”。在映秀镇,在北川新县城,在都江堰等极重灾区,重建规划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灾后重建布局和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规划”。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地震灾难发生后面临的特殊形势,把灾后重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的实践,带领四川人民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规划、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四川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科学重建的新路子。
“受灾不是放慢速度的理由,而是对加快发展的要求”!
“抓抗震救灾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是支持抗震救灾”!
2008年6月4日,刘奇葆主持四川省委常委会,及时分析震后全省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两手抓”,即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他特别强调,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重大部署和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实现2008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决心不动摇;号召没有受灾的地区,要以更高的标准推进更好更快发展。6月5日,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8月13日,全省基本完成无房户过渡安置第二天,刘奇葆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进一步把“两个加快”作为四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两大基本任务,要求把“两个加快”统筹起来谋划和推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从总体上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两手抓”到“两个加快”,抗震救灾的“四川实践”在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互动中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形成统筹兼顾、相互支持、协调推进、良性互动的强大合力。按照“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着力推进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和文化重建,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捷报频传。
正当“两个加快”刚刚起步,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又使四川“雪上加霜”。危中有机,灾后重建由此也面临重大机遇。
[NextPage]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特别强调“把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明确要求“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也就是“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所谓“两年基本完成”,主要是指重建总体规划正式下达到2010年9月,完成规划项目85%左右,完成规划投资85%左右。原定3年的目标任务,本来就很重,提前到“两年基本完成”,时间更紧了,任务更重了!
化挑战为机遇,四川人民牢记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牢固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以非常时刻的非常之举、关键时期的超常努力奋力推进“两个加快”,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服务全国经济大局作出贡献。
快,快,快!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快,快,快!百废待兴,攻坚克难!
从“两个加快”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四川人民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中心工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要素保障,抓道路保通,抓建材供应,抓项目进展,抓建设质量,在灾区形成项目开工和恢复重建热潮。令人振奋的是,到2010年9月底,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重建项目已完工25304个、占85.2%;2010年底,这一数字刷新至92%。
从“两个加快”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四川人民把灾后重建资金筹措作为重中之重,多渠道解决配套资金缺口。在四川,整个重建资金需要1.7万亿元。其中,纳入国家规划8600多亿元,中央解决30%左右,加上对口援建和社会捐款,总共大约3300亿元,其他的1.3万多亿配套资金缺口全部由地方自筹。如此巨大的配套资金从哪里来?路径选择是,从银行贷,到市场找,到国内外招商引资。我们建立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确保了重建资金总体平衡。到2010年9月底,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重建项目已完成概算总投资85.6%;2010年底,这一数字刷新至90%。
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两个加快”引领四川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四川人民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科学重建的满意答卷。喜看今日四川,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正汇聚升腾新的希望!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根本的动力
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地“起立”,发展“起跳”。以“再生性跨越”为根本取向的“四川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站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审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最根本的动力是自强不息,最具有创造性的重建思路是“再生性跨越”。这就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四川经验”和“四川模式”。
今天,回望艰苦卓绝的重建之路,我们记得省委书记刘奇葆对“再生性跨越”的阐释: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改善发展条件、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努力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跳”。
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集中表现为“五个结合”,即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实践表明,我们的灾后重建相当于一种“特区”,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创造性实践。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既有“原地起立”鲜明的个性,也有区域经济“发展起跳”普适的共性。恢复重建工作就是要把握个性、适应共性,尽可能把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在废墟上建设一个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向未来的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在四川,“再生性跨越”的灾后重建模式,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主创新之路,根本目标是跨越式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核心是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新就新在:把恢复重建作为灾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推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之中,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新理念,转变为“两个加快”的强大动力。
变!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
一种共识就这样形成:恢复重建不能是简单复制过去,应该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城乡规划、住房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都要充分体现“提升”的要求,在白纸上画最新的图,在废墟上建更美的家!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灾后重建最根本的动力。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重建为了群众,重建依靠群众,重建由群众参与。“再生性跨越”的重建思路一旦与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融为一体,就会转变为化危为机、克难而上的强大动力。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我们把灾后重建的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鼓励灾区群众不等不靠、互帮互助、共建家园,增强了灾区干部群众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和主导意识,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精神风貌,表现出四川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的那样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
我们还记得那两幅农家标语。温家宝总理到青川,农民写在自家房子上的两条标语让他动容:“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总理称赞灾区人民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
这两条标语,从青川向全川喊响,代表的是四川人民共同的心声,宣示的是灾区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我们还记得遭受重创的绵竹汉旺镇,记得几乎毁于一旦却在震后第5天恢复生产的东方汽轮机厂。震后一个月,东汽新增订单超过50亿。在废墟中重新挺立,在搬迁重建中新生,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的回答很坚决:“发展是硬道理,订单是硬道理。”东汽人时时刻刻这样鞭策自己,用“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支撑自己走上“再生性跨越”的重生之路。2010年12月15日,“新东汽”与印度签订了166台直驱式风电设备供货合同,这是我国风电整机设备首次大批量走出国门。
“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再次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推动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灾后重建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2010年5月,参加四川省灾后重建工作现场会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暨巨灾应对全国研讨会的代表,先后对四川灾区进行了现场考察,一致认为“再生性跨越”的重建模式已在灾区开花结果,积累了很多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特别是映秀镇和新北川县城的重建模式、都江堰市的城乡联建模式、绵竹市孝德镇和遵道镇的产业重建模式、青川县的生态重建模式、理县桃坪羌寨和甘堡藏寨的文化重建模式等都受到各方面好评。
[NextPage]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民生项目在重建中的分量。灾后恢复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就是民生。在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乡居民住房基本完成。2010年春季开学,410余万灾区学生告别了板房校舍,学校和医疗卫生、康复机构重建基本完成。
民居,学校,医院……灾区民生、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正如灾区老百姓感叹的那样:“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经济干线大部分完工,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至兰州等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从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铁路震后开工,仅用16个月就建成通车,开创了西部高铁的新时代。截至2010年9月,水利重建项目完工82%;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94.9%。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95%以上。38个重建城镇中,汶川、北川、青川县城和映秀、汉旺镇等37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市镇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加快恢复。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灾区产业布局结构性优化。依托受灾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灾区新建起一大批支撑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截至2010年9月,2440个规模以上受损企业98.3%恢复生产,10704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8.2%。二重、阿坝铝厂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再创生产经营新高。灾区新批准设立了5个省级开发区,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合作规划建设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已落实产业合作项目438个。同时,灾区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重建中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2010年,39个重灾县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城乡面貌历史性突破。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确保了灾后重建布局的合理性、安全性,突出了村镇布局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重建项目选址中坚持“三个避让”,即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城乡住房重建充分考虑安全、经济、实用、省地,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考虑防灾避险,城镇重要公用设施提高了抗震等级,规划建设了避难所。重建中还坚持“三打破三提高”,即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目前,灾区城乡规划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节约用地。
深受群众好评的是,重建资金和工程质量实行“阳光监督”和“全程跟踪”,重建中没有出现大的违纪问题和质量安全事故,恢复重建重点工程建成了优质工程、精品工程。2010年8月,四川再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映秀镇为代表的重建成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化危为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四川灾区的“再生性跨越”还会显示出发展振兴的更大爆发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全面小康的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这是科学重建的“四川实践”,这是“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
从中国视野看,“再生性跨越”是一种灾后重建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化巨灾为机遇,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重建的“四川实践”表明,“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灾后重建是化巨灾为跨越的特殊类型的区域发展。正因为如此,“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也为其他地区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它必将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深圳模式”、“浦东模式”、“苏南模式”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存而载入史册!
这是自主创新的重建经验,这是中国特色的重建模式!
从国际视野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震灾区,搞如此大规模、高难度、快节奏的恢复重建,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正因为如此,“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本身就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深刻的创新是对口援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西联动,内外互动。对口援建的“中国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再生性跨越的“四川经验”和“四川模式”,与对口援建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融为一体,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和谐共进、大爱无疆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对口援建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源协调和区域互助模式,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传统赈灾模式的有序化调整和制度化规范,是在政府全面统筹、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基础上形成的灾后重建多元长效机制。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背景下,在“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中,对口援建是灾后重建的坚强后盾,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看到一种“井喷式”的救援热潮。国家各部门迅速行动,各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有组织地或自发地为灾区提供各种援助。截至2008年底,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8个中央部门单位直接捐赠款物多达640多亿元。全国广大党员自发缴纳“特殊党费”97亿多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党员缴纳党费的总和。当时,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是:“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八方支援,面对灾后重建的“持久战”,如何把社会各界力量对灾区的关心帮助引入法制化轨道,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由发达地区“一省一市帮一重灾县(市)”的重大决策,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规范。这就是引起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以对口援建为特征的中国式救灾模式。
2008年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决定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组织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河北、辽宁、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庆、黑龙江等国内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紧接着,四川迎来众多兄弟省市的党政代表团。一种东西联动、共建共享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浮出水面。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安排,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参与灾区重建,急灾区所急,全力为灾区排忧解难。各援建省市先后派出2800多名干部、20多万施工力量参加重建工作。
[NextPage]
与此同时,四川的“配套工程”迅速启动:除6个重灾市州和巴中市、甘孜州外,其余13个市州分别牵手13个重灾县(区)的一个重灾乡镇,开展对口支援。
由此,抗震救灾中社会帮扶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而出的江河大川,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转化为灾后重建的强大动力。
立足创新看对口援建,正是“一省一市帮一重灾县(市)”这一重大决策,把东部发达地区18个省市与我省18个重灾县(市)紧紧连在一起,这在中国抗灾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世界救灾史上的首创。对口支援的最大特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这一制度创新,使对口支援的力度大大提高。援建省市全面深度介入到灾区的恢复重建中,创造出“援建省市统一进行援建”、“援建省市各地区包片援建”、“援建省市参与园区建设”、“援建省市直接主导园区建设”等多种形式。
令灾区人民特别感动的是,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下,各援建省市异口同声:对口支援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目前,对口援建省市确定对口援建项目3880个,已完成投资760多亿元,竣工项目99%。
令灾区人民特别感动的还有,香港、澳门、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手足骨肉之情。台湾红十字会救援队2008年5月16日下午从台北飞抵成都,开创了台湾民间首次组织救援队参加大陆救灾的先例。两年多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港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四川灾后重建,不仅为灾区提供了多方面的巨大援助,而且探索出“一国两制”条件下内地地方政府与港澳特区合作交流的新模式。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首次运用政府财政资金支援内地灾后重建,100亿港元和55亿澳门元巨额资金、295个关系民生的援建项目,将血脉相连的无疆大爱撒播在地震灾区。
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在对口援建的互动中,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共建共享的灾后重建共同体。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输血”与“造血”并举,我们看到了对口支援与产业转移互动的新趋势。在国内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对口支援机制激发了大批东部企业投资灾后重建的热情。各对口支援省市已在四川着力打造18个工业园区。在汶川,广东省着力提高灾区长远发展能力,务求使产业转移取得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充分发挥当地在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让优势企业对接特色产业。在都江堰,上海市采取滚动实施的办法推进援建项目,根据都江堰市资源和生态特色,坚持用“总部经济”帮助都江堰完成产业升级。在北川,山东省围绕再造一个新北川的目标,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型新县城。在青川,在绵竹,在什邡,在汉源,在对口援建的每一个工业园区,到处都可以看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到处都可以看到产业转移的丰硕成果。
“输血”与“造血”并举,我们看到了对口援建与区域合作互动的新趋势。随着灾后重建的迅速发展,当基础设施和市场要素运行所需环境建设到位后,建设灾区的接力棒更多地由“政府之手”转移到“市场之手”,对口援建重点逐步由救济型向发展型转变。发挥援建机制的“造血功能”,援建省市的各级政府鼓励企业到灾区投资建厂,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帮助灾区企业走出困境。灾区则积极承接支援地区的产业转移,借助外地大企业的先进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在感恩中招商,在招商中感恩,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可能把对口支援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在援建中互动,在互动中共建共享,灾后重建的四川是机遇的四川、开放的四川、日新月异的四川!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四川亲见灾后重建的巨变后,坦诚地说:共产党了不起!
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口援建新模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这本身就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振奋的目标是高地建设。爬坡上坎,蓄势突破;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我们努力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列
奇迹仍在延续。
当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进入“五年发展振兴”和“十年全面小康”的后重建时代。此时此刻,崛起危难的四川正处在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爬坡上坎,蓄势突破,我们别无选择!
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我们豪情满怀!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吹响了西部地区全面开发开放的前进号角。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绘就了“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总结推广灾后重建的“四川实践”、“四川经验”和“四川模式”,坚持不懈地推进跨越式发展,着力巩固扩大四川在西部的发展优势,推动“两个加快”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2008年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站在新的起点谋划四川发展,对四川省情进行再思考、再认识,从创造和发展区位优势出发,明确提出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即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这是一个高瞻远瞩、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引领四川在科学重建、科学发展轨道上保持着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2010年,四川确立了“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思路,狠抓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不仅如期实现了“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建目标,而且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1%,创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增速历史新高。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四川人民满怀豪情地看到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新格局。不仅要变“蜀道难”为“蜀道通”,而且要变全国路网的“西部终端”为“西部中枢”,变“内陆盆地”为“西部门户”,变“四川自用”为“东中西部共用”。据规划,到2012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3765公里,在建里程26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00公里,在建里程2782公里;形成包括7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通道的出川通道。目前,大多数规划项目都已开工,有的已建成投入运营。两年多来,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双出现“在建里程超过通车里程”的建设高峰。
[NextPage]
令人振奋的是,成都地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地铁,已于2010年国庆节前投入营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已投入使用,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机场的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宜宾、泸州港口建设也取得新进展。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四川人民满怀豪情地看到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新空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就是抓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喜的是,四川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行动计划”,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加快打造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已形成千帆竞发、百业兴旺、万马奔腾的发展态势。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四川人民满怀豪情地看到了充分开放合作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一直走在西部全面开放的前列。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区位特点出发,提出了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目前,四川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有9个国家在川设立领事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75家在川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由四川承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已成功举办11届,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最大窗口,具有重要影响的首脑外交平台、投资促进平台和贸易合作平台。四川是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开放前沿和窗口。特别是近几年,四川强力推进开放合作,敏锐把握国内外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契机,提早谋划,主动对接,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喜人局面。随着富士康、仁宝、联想、戴尔、德州仪器、德国大众、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重大项目的引进,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正在强势崛起!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四川人民满怀豪情地看到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早在2003年,成都市就启动了统筹城乡改革。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市深入推进以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区集中的“三个集中”和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走出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在成都试验区的基础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选择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德阳、自贡、广元3市和17个县,梯次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构建一整套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走在了前头。目前,四川正在进一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四川人民满怀豪情地看到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进展!看到了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建设的新突破!看到了敢于突破、勇于创新、高位求进的新作风!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
穿越灾难,崛起危难。
重建后的地震灾区,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正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从三年来的“四川实践”看“中国力量”,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直接检验了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战斗力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暖,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实践再一次有力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有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大智大勇,能够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从三年来的“四川实践”看“中国模式”,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直接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实践再一次有力证明: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抗击灾难的物质基础,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整体形象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坚定信念。
从三年来的“四川实践”看“中国精神”,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直接检验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凝聚力,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自强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和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实践再一次有力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四川实践”启示我们:正是伟大的“中国力量”、“中国模式”、“中国精神”,创造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我们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