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工的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穿越秦岭腹地,所经区域的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不可避免地以隧道或桥梁形式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
秦岭山区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中央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王国”。为了保护好秦岭山区的环境,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在设计中选择了以密集隧道群形式通过。在穿越秦岭135公里的线路中,隧道长度达127公里,占到此段线路比例的94%,可大大降低建设和运营期间对动植物的影响。
针对铁路线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区域,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在设计选线过程中,对生态敏感区域进行了多方案比选,尽量避免穿越生态敏感保护地带,特别是秦岭山区集中连片分布且等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在确实无法避免时,推荐了影响较小的线路方案及工程形式。
在经过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严格规定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设置取(弃)土(渣)场;优化隧道施工工艺,加强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对挖基土等及时清运,严禁弃置保护区;文明施工,禁止植被占压、严禁狩猎捕捉野生动物;加强施工期间的废水处理。施工后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运营期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鸣笛,并设置警示牌。
在对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保护区、菜子坪大熊猫走廊带和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环保设计中,除了做到以上措施外,还要求在施工期间,应尽量避开该区域野生朱鹮活动频繁季节(6—10月),施工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以免惊扰朱鹮。运营期在朱鹮和大熊猫分布区内禁止鸣笛,同时对朱鹮栖息地和大熊猫栖息地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控,把铁路施工、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降至最小。切实做到工程施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使西成客运专线真正成为绿色、环保的生态铁路示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