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上午,全国31个省区市,除了上海、贵州未公布地区生产总值GDP外,其他省区市均已公布。统计发现,全国29个省区市GDP之和为18.01万亿元,高于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172840亿元的数值,高出部分达近8000亿元。(8月1日《广州日报》)

    国家数据和地方数据出现如此大的悬殊,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这个“8000亿元”的差额还没有算上上海和贵州——即便这两个省市今年上半年零增长,比照2009年上半年的GDP数值计算,分别为1496亿元和6612亿元。那么,保守估计,今年上半年31省份GDP之和将达到18.8233万亿元,比全国GDP多出1.5393万亿元,比例高达8.9%,约合4个重庆上半年的GDP。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严肃的GDP统计,已然呈现出这样一种定律:人越多、涉及层面越广、参与部门越众,则最后的总和与国家统计之间的出入就越大。打个不甚确切的比方,地方GDP的统计,俨然是一人一桶水,人多水分大。

    地方GDP之和以及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原因何在?除了所谓统计口径和方法,各地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是“统计注水化”的根源。据媒体报道,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往往高于全国的GDP总量和增速。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曾对外表示,2004年地方GDP平均增速超出全国3.9%;而在今年1月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坦言“感觉压力很大”,原因正是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但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其增速比8.7%要高得多。

    GDP数字打架,而且这场架打得越来越“凶”,后果不容乐观。抛开数据的真相或公众的知情权不说,悬殊的数据恰恰反证着地方政府的发展观。眼下正是调结构、促增长的转型期,如果嘴上说重视生态环保、结构优化,而心里仍只是惦记着量上的多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免会沦为一句空话。

    当然,囿于统计系统管理体制的掣肘,地方统计部门需要看着地方政府的脸色行事,数字上大放卫星也就不奇怪了。因此,专家建议:为了保持统计的独立性,须设立独立审查委员会,对各地的统计数据进行核查——但问题是,若考虑核查的难度与成本,可能还不如由中央部门统一普查。

    地方部门在GDP上的“长袖善舞”,说穿了还是因为此般舞蹈有人欣赏,既能赢得粉丝、又能收获票房,自然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如果GDP上的水分不仅不能带来收益、反而有丢官的风险,又如果政绩考评体系能真正戒了“GDP之瘾”,注水的冲动怕也就不会如此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