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经济减速,房地产调控可能鸣金收兵的说法言之凿凿,再次明白无误地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对于中国经济,房地产已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何温总理老说“两难”,明白了为何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都会无疾而终,明白了为何叫了多年的结构调整没有进展,明白了为何开发商会有那么大的嗓门,明白了为何老百姓希望房价不要太高的要求终成泡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但房地产投资依然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5.0%。而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6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月增长46.3%。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房屋新开工面积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8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4221亿元,同比增长84.0%。虽然经济增速已经开始回落,但目前来看,房地产投资并没有大幅下降,因此乐观的人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实现软着陆,而为调控可能面临拐点捏着一把汗的人们也松了一口气。在这里,房地产已经成为判断经济走向的晴雨表。国家统计局官员也已明确表示,房地产调控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较快发展,更重要的也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后者才是关键。
换句话说,目前的状况显示,房地产调控以及房地产对经济的降温效果尚不明显,调控政策还不会转向,但如果出现房地产投资明显萎缩,GDP保八可能失守的状况,房地产调控就只有草草收场了。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此前数次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国际上,欧洲债务危机尚在持续发酵,国内,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回落正在加快,三驾马车中,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8.2%,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已经开始下降,出口虽增长了35%,但出口市场面临的形势已经大不同于危机之前,唯一有把握的就是投资了。为了避免二次探底,只好再次祭起投资这杆大旗,而在投资中,房地产投资首当其冲。因此,看调控政策是否转向,关键要看房地产投资是否大幅下降。有人预言,房价下降30%是政府可以容忍的底线,有人预言,今年年底就将见出分晓。开发商们之所以不急不忙,就是因为他们早已“看破红尘”。
看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否继续,看中国经济与房地产的关系,看的不是房价是否下降,而是投资是否下降,难怪房价会与老百姓的期望渐行渐远,发展方式转变会成为一句空话。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太多了,如果我们不能抓住目前留给我们的有利窗口期,加紧改革房地产制度,同时,强忍住暂时经济下滑可能带来的冲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魄力,那么,中国经济就只有绑在房地产这驾战车上,沿着日本和美国已经走过的轨迹末路狂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