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单打冠军”是这样取得的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省第一的新闻调查(一)
实习记者 蒲洪旭
25日,本报以《广元农产品放心吃》为题,报道了我市农产品在省农业厅组织的本年度第三次例行监测中,蔬菜、食用菌检测合格率均排名全省第一位。此次对全省21个市(州)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食用菌中农药残留、荧光增白剂污染等进行了严格监测。广元这个“单打冠军”是怎样得来的?记者近期深入市农业局和田间地头,展开新闻调查。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探寻“单打冠军”的奥秘。
全省检测名列前茅
自2007年全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以来,我市的蔬菜、食用菌、水果等主要产品的排名均在全省前三位。在本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我市蔬菜合格率和食用菌合格率,均排名全省第一。
这一成绩的得来绝非偶然。记者在市农业局了解到,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严格要求下,市农业局以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相应措施,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初步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省领先的显著成效。
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
截至2008年底,全市建成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全省总面积119.1万亩的25%,成为全省最大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7万亩,已认证的“三品”农产品61个,建设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2.39万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1个,核心区面积45000亩,全市新增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6.8万亩;已建成100万亩果品、50万亩商品蔬菜、20万亩茶叶基地,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曾家山牌”蔬菜、“七佛贡茶”、“米仓山牌”茶叶、“青川黑木耳”、“苍溪梨”、“红阳猕猴桃”等知名品牌。
今年,我市又启动了苍溪县30万亩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到2010年全市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将达到79万亩;苍溪县、朝天区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占全省5个总数的40%。到2012年,全市认证农业“三品”基地将达到201万亩,认证产品60个。我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步入强势推进、快速发展阶段。
全省最早实施专业管理
在大石农业生态园,记者看到,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个棚上都有编号,“我们将每一个棚编号,就能更加系统、规范、科学的管理。”工作人员说。
专业的管理是良好质量安全水平的前期保障,而全省最早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基地准出管理的正是我市。2007年12月1日,利州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9年9月,省农业厅将朝天区曾家山蔬菜基地列为四川省第一个农产品基地准出试点单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深入执行质量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全程跟踪是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最大特点。自2007年起,市政府就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纳入目标考核,并安排了专项经费,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已累计监测农业环境、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8700多批次,提供监测数据近15万个,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保障全省农产品的消费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连续两年获省农业厅表彰。很多菜商都有这样的感受,“安全监测让我们‘心烦’!”
同时,农业、工商部门联动,抓流通保供应;农业、质监联动,抓标准保质量;并在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专项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了农产品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