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王悦 王亚光)2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第三季度8.9%的GDP增速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恢复和未来发展的信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全年“保八”没有任何悬念。
李晓超认为,从第一季度的6.1%,到第二季度的7.9%, 再到第三季度的8.9%,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是去年第四季度中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的“收获”。
尽管回升趋势喜人,但也有不少专家提出质疑,认为这种靠政府刺激计划和大额放贷拉动的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李晓超认为,尽管投资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消费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实际增长了17%,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李晓超说,“投资虽然增长快,但是投资的重点都放到了经济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是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发展的。”
前三季度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6%,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8.3%,西部地区增长38.9%,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速。
李晓超说,在产业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率分别是54.8%和38.1%。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都出现了将近5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些都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在这些领域投资的加强,实际上是为下一阶段经济更快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认为,因为政府政策的连续性,至少在今明两年之内,中国经济回升的趋势不会变。
张汉亚说:“估计今年年底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变,预计明年上半年经济会很热,到时候就要看政府如何调控。即使政府要给经济降温,因为政策调节的惯性很大,也得半年到一年才能见效。”
张汉亚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个过程快则3到5年,慢则需要5到10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银河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说,目前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有-2.4%,还是负拉动,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外需增长。
此外,不少专家认为,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也给经济回升的基础添加了不稳定性。
“民间投资尽管有所好转,但不是很强硬,政府应该进一步引导民间投资。”张新法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也提到,“现在民间投资还没有起来,而如果政策延续,民间投资就会逐渐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