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推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小记
2009-10-22 06:03 来源:广元新闻网编辑:佚名
|
|
木耳产业让农民看到致富的希望。张玉洁 摄
王勇 董红明
青瓦、白墙、褐柱的幢幢新房,坐落在半山腰盘旋的公路两旁,利州区回龙河街道办事处学工村面貌焕然一新。和这里一样,全区22001户农房重建已基本完工。房子修好后,如何尽快还清欠账? “全面启动‘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采取‘把握一个核心、提高一种能力、建立一种机制、培育一种环境’的措施,让每户年增收1万元,使11590户重建贷款户3年内还清贷款。”区委书记陈凯给出了响亮回答。 把握一个核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每家每户都要找到一个挣钱项目” 10月11日,大石现代农业园里,青岩村六组村民王文义等人正忙着搭建温室大棚。“除开土地流转费外,还可长年在园里务工挣钱。”王文义盘算着,“先学习无土栽培优质蔬菜技术。时机成熟了,再承包几十亩地,那时就更赚钱了!” 利州区把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作为灾后重建重点来抓,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同时,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木耳、核桃种植,生猪、跑山鸡养殖,在“宝轮——三堆——金洞”移民产业带发展白龙湖水产养殖和油橄榄、林芝种植;在“泡石——红岩”城郊生态农家旅游示范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国庆期间,这些地方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 “村里搞乡村旅游,这家卖口水鸡、那家卖罐罐鸡。这样,产业大气候形成了,各家各户的小产业也做起来了。”10月10日,雪峰街道办事处泡石村主任樊金星谋划着,“每家每户都要找到一个挣钱项目。” 提高一种能力:强化增收致富本领 “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 、学什么干什么” 10月10日,在中钢川炭煅烧车间,刘友全忙碌着,现在他的工资是1500余元。两个月前,厂里来回龙河街道办事处同心村招工,对煅烧车间技术一无所知的刘友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后来村里和厂里联合举办了技能培训,厂里看我学得不错,就把我招了。”刘友全笑着说。 和刘友全一样,该区800余名建筑工人参加了专业技能培训,活跃在重建工地上;数千人参加了家政、电脑、电焊等技能培训,在工作中发挥着一技之长。 在杨家岩街道办事处杨柳村,许多农户搞起了生猪规模养殖。应运而生的村生猪协会,请来了专家和养殖大户给大家讲配料、防疫等技术。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贵虎说:“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我们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干什么’,有针对性地培训,以提高他们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 建立一种机制:帮扶落到实处 “党员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 灾后重建对大石镇青岩村徐显玉来说,走得相当艰辛。两个孩子,老婆腿残疾,家里就他一人在砖厂上班。新房建起了,为了还账,他打算扩大养猪养鸡规模。这几天可为资金的问题愁坏了。 “像你这样有困难的家庭,前几天镇里已专门研究了帮扶办法。”10月9日,村主任王广华来到徐显玉家, “过几天,农技人员来了,有啥技术问题还可以问他们嘛!” 9月21日,在该区深入实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启动会议上,区长向永东强调:“区领导包片包乡、部门联乡包村、乡干部包户、党员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帮扶活动要每月通报、年度考核。” 培育一种环境:诚实守信、积极还贷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重建结束,农民找到了持续增收的门路,但还贷积极性如何? 9月29日,笔者走进了杨家岩办事处杨柳村。该村60户重建贷款户,夏元均等7户已全部还完,何青林、张建奎等51户已开始偿还。何青林说:“贷款积极,还款也要积极!” 农村信用社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还贷政策,在各营业网点免费发放资料,在村口等重要位置悬挂横幅,派专人深入农村宣讲,对个别用户通过电话与短信提醒;广播、电视、会议等也配合宣传。全区先后开展了“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活动。“诚实守信、积极还贷”的意识正在深入人心。 龙潭乡元山村刘子平将农房重建贷款还上后,又获得了生猪养殖贷款:“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