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的大学生(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昨(13日)专访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周学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岩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经媒体报道后,掀起了轩然大波。昨日,四川大学对此事进行了澄清:四川大学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会让本科毕业论文改良后多样化。尽管事情已经得到澄清,但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周学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岩。
对毕业论文有何看法?
专家观点:在守住初衷基础上改革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是大势所趋
记者:这两天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你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士,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有何看法?
周学峰:首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大学生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教育部门设置毕业论文“门槛”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素质,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整个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将来,从而使得自己四年来的知识更系统化。
大学生真正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其效果往往胜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尽管有些本科生把写论文变成凑论文、抄论文,但我们还找不到一个比写论文更好的检验方式。我们也看到,论文含金量下降,早已失去了原有初衷和价值,因此,在守住初衷基础上改革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是大势所趋。
最好取缔毕业论文?
专家观点:毕业论文“门槛”不会简单取消,最好改良
记者:社会上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点:因为毕业论文抄袭成风、质量缩水。为了革除弊端,最好的方式是取缔毕业论文,而且国外一些高校也取缔了大学生毕业论文!
周学峰:不可否认,当前毕业论文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在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上,很多高校往往“程序化”地要求在最后一个学期写作、提交毕业论文,但这个时候恰恰是学生们找工作、考试的时间。“这种机制就容易导致大学生把写毕业论文‘异化’成一个带有目的性的毕业方式,因而抄袭论文成风。”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上,一些高校往往都以学生最后递交的毕业论文作为学位授予唯一标准,只要毕业论文没什么太大问题,就可以发放学位证书。这种毕业论文固然检验了学生一些能力,但并不能说明学生全部的问题。
四川大学准备改革,拟把大学生平时的调查报告、刊发的文章、评论等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体系,能减少、避免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这种大学生毕业论文考核模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化,我认为这种改革很好,那种单纯取缔本科毕业论文“门槛”的想法思维过于简单。
毕业论文要求原创不现实?
专家观点:我们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论文里有创新思想,但不是“硬杠杠”
记者:不少网友认为,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鸡肋”而取缔呼声日盛,原因之一还在于本科生不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毕业论文也写不出什么原创性和新意,你怎么看?
周学峰:还是那句话,我们一定要守住“大学生为什么要写论文”这个初衷,它就是一种标准和手段,在于考察学生的理论和学术水平。大面积要求大学生毕业论文都有原创思想,我认为不切实际,反而会把很多学生逼上抄袭之路。
当然大学生能在论文中有自己的创新思想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们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论文里有创新思想,但不是“硬杠杠”。
如何看待多元化考核?
专家观点:四川大学对毕业论文进行多元化尝试,在国内高校也算首创
记者:我们从四川大学了解到,该校马上要对本科生课程设置、课程过程、课程考核,以及毕业论文的呈现方式进行大力改革,其中将对毕业论文进行多元化考核,而不是以前的“八股文”,对此你如何看?
王岩:首先,我认为毕业论文不能搞“一刀切”。二本、三本类院校可以进行更多的应用型研究,以满足实用需求。像四川大学这样的一本类院校、研究性大学,对学生的学术训练不能降低,而是加强。刚开始听说是川大取消毕业论文,我认为不可取。现在,消息澄清了是对毕业论文进行多元化尝试,我认为是一件好事,把学生的实际业绩、实践报告、哪怕是拍部很有影响的片子,都纳入毕业论文考核,我认为是高校改革的大势所趋。在这一点,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中也算首例。
论文出问题根源在哪里?
专家观点:本科生毕业论文太水,老师学生都有责任
记者:毕业生论文出了不少问题,到底根源在哪里?川大尝试改革能否达到目的?
王岩:本科生毕业论文说到底就是一个工具,以呈现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学识,工具没有好坏,而是如何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毕业论文出现抄袭、质量下降现象,高校也有管理的责任。
一个本科生不能认真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我觉得原因可能是懒惰,忙着找工作、考研等不过是借口。优秀的学生通常在同样的时间里一样完成论文写作,也能找到好的工作。老师也有责任,即便有些高校老师知道学生论文内容抄袭、粘贴,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剽窃之风。
同学们说
毕业论文多样化当然是件好事
川大研究生戴雨果:如果毕业论文多样化,大学生毕业选择论文以外的其他方式,比如像新闻系编导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拍纪录片,主持类专业的学生策划一档新节目,也算是按毕业论文考核的话,这样的改革我觉得当然是件好事。
川大医学专业徐晶:如果大学生做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或者大学生自己运营一个成功的市场项目也考虑进毕业论文之列,那肯定好。这体现了毕业论文不拘泥于形式,体现现在大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算得上与时俱进。我所学医学专业,但参与了工商管理专业合作的三国熊猫项目。“挑战杯”规定,获得省级、全国大奖可以纳入毕业论文考核,项目成功给了我展示更多学习成果的平台,培养了我多方面的能力。
川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蒋勇杰:我还是倾向于写传统的学术论文更好,因为传统的学术论文不是文字的堆砌,它是借助文字进行思维创新的过程。我刚毕业,刚经历过毕业论文,我觉得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系统化了我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升华和历练的过程。如果把社会活动、实践纳入考核,也就是说将引导学生们蜂拥去实践,而让学生们失去对学术研究的执着精神。 (记者 余媛媛)
实战故事
不水的论文是这样炼成的
今年三月初,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06级的王义(化名)一直惴惴不安,因为据师兄师姐们说,学校的惯例是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科研方法》这门课,也就是说他们就要开始准备写论文。大三就要开始写传说中的毕业论文,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没底。但是成体新闻系要求同学们在大三下学期就要完成初稿,大四实习阶段再根据自己的心得修改,最后才是论文答辩。
经过仔细斟酌后,王义打电话给传播学方向的郭教授。他想,反正都是写论文,不如选一个严格的导师多学一点知识。选题出来了,郭教授只给了两个大选题:一个是同城媒体传播方向,一个是奥运会媒体报道传播方式方向。接下来,郭教授开始和每个人交流,询问他们对于大选题的看法和自己的选题。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查询了大量文献,加上郭教授的引导和梳理,王义终于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同城报纸报道水平对于读者卖报选择的影响。郭教授给予王义一个框架。
于是王义按照框架开始天天跑图书馆查资料,买报纸,上网下有关的文献。从标题开始,王义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一段话一段话地反复修改,发现问题就跑去图书馆查资料。别人一个小时就搞定的论文,王义花了一个星期才写出了论文框架。有些忐忑地将样稿发给郭教授,看到回复却傻了眼。郭教授用红色字体列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大片大片的红字让王义有些心灰意冷。但是在郭教授的一席话中又重拾信心:“你的选题实用性很强,先不说研究有没有价值,但是这篇论文对于你深入了解媒体,以及自己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而且,这个选题其实也很有趣,就看你能不能写到点上。总之,看得出这个论文是你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到网上去复制、粘贴的”。
一次次的修改,返还的文档中红色一次比一次少。6月底,王义将初稿交给郭教授,也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活。王义说,这篇论文要写到大四,毕业前将实习心得,最新数据完整到毕业论文里,就可以成稿了。“看着有一半的同学在复制、粘贴,剪刀加浆糊,我也考虑过这样做是否省事。但是我的导师眼光很‘毒’,怕抄袭露馅,我还是认真搞点新意吧。”王义说。(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余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