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前,安徽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变相教材,“严格按照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开展保育教育工作,严禁小学化教学。”(10月9日《中国青年报》)

  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显而易见,过早开发,过度灌输,拔苗助长似的畸形教育观,消磨了孩子的天性,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安徽出台通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可谓对畸形教育观的一次拨乱反正。

  但这一举措却引得多方反对。稍加思索,便不难理解反对的缘由。

  首先,这是对教材腐败的一次冲击。在安徽,每名幼儿一学期要订多本教材。众所周知,教材背后是硕大的利益蛋糕,老师分一块,园方分一块,书商分一块,某些教育主管官员更要切一大块。动了我的利益,不反对才怪。

  其次,这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一次刷新。没有教材,一些幼儿园老师颇感不适,工作量的加大也让一些老师颇多怨言。但现实告诉我们,教材并不一定会真正给孩子以知识的增长,倒是那些没有教材框框,教师自己设计的主题游戏,对孩子影响更为深远。因为,游戏和快乐才是幼儿成长的必需。

  最后是家长。不少家长担心,没有教材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家长没有想过,人生何其长,一起跑就进入冲刺状态的选手能跑多远?

  幼儿园禁用教材遭反对,还与现行教育体制息息相关。一根高考指挥棒轻轻挥起,倒逼着高中、初中、小学,直至幼儿园一齐起舞,多半家长都希望孩子提前掌握下一阶段的知识,抢得先机,却不知,先机已在这争抢中远离。

  作家池莉创建了自己的育儿三原则:让女儿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顺从孩子天性,让她在最喜欢最开放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为孩子讲故事,培养阅读兴趣。这三原则极富现实价值,但在多重桎梏下,有多少家长敢于效仿?由是观之,若不斩断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不根除教育体制之弊,仅靠一纸禁令,是很难遏止幼儿园小学化的。即便短期有效,也难以根除家长的后顾之忧。(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