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每学期总要参加一两次家长会,这本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好时机,可是,家长会真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吗?事情不尽然,有一项调查显示,36%的学生听到开家长会心情就会紧张,担心老师告状,害怕家长打骂,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此外,在家长会后,有11%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原本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没想到却是相反的结果。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老师开始探讨如何开一个成功的家长会,由此,亲子家长会、主题家长会等特色家长会悉数登场,有些学校甚至还请心理指导师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三方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图/Gettyimages

    现状篇:传统家长会形式单一

    家长:内容空洞,意义不大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但是她却很少参加儿子的家长会。问及原因,只是觉得现在的家长会沦为一种形式,内容空洞,意义也不大。“在家长会上,我们都成了听课的学生了,先是校领导讲话,都是一些客套话,接着是班主任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表扬一下学习好的学生,留下成绩差、有问题的孩子家长,这让有些家长很失面子。”王女士就曾经被留过一次,那位班主任当着其他家长的面直接说王女士的儿子有自闭症,建议带他去医院看一下。“儿子只是不爱说话,怎么就会是自闭症呢?”王女士很不满意老师的说法及态度。“一般老师只在会上说一下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对于中间生基本不谈,于是,家长们会后就一窝蜂地跑到老师跟前打听孩子的情况,至于究竟能解决多少问题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对于流于形式的这种家长会,王女士现在也懒得去参加。

    学生:家长会是矛盾导火线

    欣欣今年上六年级了,说起家长会,她直言讨厌这个词。“家长会就是老师和家长的天下,老师经常会把我们的丑闻和错事公开,爸爸妈妈们也会把我们在家的秘密抖出,完全不顾及我们的感受。”比较庆幸的是欣欣的爸妈比较开明,即使老师反映了什么问题,他们只是委婉地给孩子提出来,不会使用棍棒政策。

    有的家长比较粗鲁,一开完家长会就质问孩子:学习成绩为什么下降呢?为什么跟同学打架?年纪小小的,竟然会早恋!家长会成为一根导火索,家庭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正因为如此,有的学生甚至会请一些“冒牌家长”来应付家长会。“听说有的老师更离奇,以学生的成绩排座位表,开家长会时,家长就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孩子所处的位置。” 欣欣说,对于这些告状式的家长会,学生们都很排斥。
 

图/Gettyimages

    老师:家长不重视

    陈老师做班主任有七八年了,见过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的家长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参加学校的家长会;有的家长虽然来了,可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班级排名,对于其他方面的情况很少过问。还有的家长把自己的不良习气带到学校,比如,在开会期间,不停地打电话、抽烟,有时,针对孩子的问题还会跟老师发生争吵,这些不好的事情无疑会影响到孩子。

    “我希望家长们首先要严于律己,自身做好榜样,和老师在一个友好的氛围中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陈老师的心声,也是更多老师所期待的。

  创新篇:“特色”家长会受青睐

    家长会玩亲子游戏

    李敏娜是天河中学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教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怎样让家长会开得更成功。“家长会的功能不单单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是一个亲子交流的好时机。” 在家长会上,李敏娜老师常常加入亲子元素,比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游戏,那种“一人比划一人猜谜”的游戏很受大家欢迎,也体现了亲子之间的默契。其次,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爱吃的东西、喜欢的颜色等等,在快乐的氛围中拉近彼此关系。这些家长会由学生主持,这比老师空洞地说教有用。

    心理师走进家长会

    张艳是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上学期末,她接受一家学校的邀请,走进家长会,和老师、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亲子之间的矛盾往往占主流,很多家长对教育子女感到无所适从。”张艳说,那次家长会很成功,心理老师以典型个案为题,阐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很多家长坦言:没想到教育中有许多心理和技巧需要掌握,在家长会上,家长们也提出了各种问题,心理老师都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技巧篇:一个母亲的三次家长会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母亲,曾参加过孩子的三次家长会,第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上医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进步很大。”

    第二次,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说:“你儿子排名全班倒数第二。”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回到家,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只要你能细心、认真些,会赶上你的同桌。”

    第三次,初中开家长会时,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回家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

    高考结束后,儿子被名牌大学录取,他边哭边对妈妈说:“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不断鼓励才使我考上大学的。”

    在教育孩子时,一个好的方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励教育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不要生硬地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孩子都是很明事理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撰文/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