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新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中国封面”跃然纸上,鲜红的五角星加上两个汉字“中国”,异常醒目。封面提示阅读文字写道:“尽管中国走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昂首挺立。”

  美国媒体的聚焦,表明了整个世界对2009年10月1日——这个即将到来的“中国时刻”的关注。

  60年前,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60年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

  如果说60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代表着中国人的自豪和希望,那么60年后这个伟大的时刻将代表着中国的自信和自强。

  阅 读 从饥渴到满足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都有相似的阅读经历,前几十年没有多少书看。有时几个月找不到一本想看的书,偶尔得到一本便一口气从头看到尾,确实是阅读的饥渴。近30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到书多得读不过来。年出书27万种,这是一个多大的数字!

  在饥渴的年代,特别是“文革”中,几乎所有的书都成了革命的对象,不是被禁,就是进了焚书的火堆、进了废品收购站,等很多人回过味儿来想看书时,书已经找不到几本了。一本残破不堪的书是许多人的“盛筵”。

  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来,图书馆的所有书都解禁了,新华书店每个星期都有新书,每有新书就有人排队。这是一个学习的年代,勤奋的年代,就像饿过肚子的人更觉饭菜香一样,有过阅读饥渴的人更能体会学习时光的珍贵。

  21世纪的中国,看看大报小报的读者调查,再问问不同年龄的读书人,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书读,连阅读方式都各不相同,老派的人还是手不释卷,年轻点儿的成天在网上阅读,再先锋的是有空看手机小说。不过,27万种图书和电脑手机里也有少数泥沙,今天的读者,已越来越懂得了选择的必要。

  邮 票 从浓缩到定格

  翻开2009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60年变迁一下子映入眼帘,恍若沿着人民共和国的足迹重走一遍。

  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纪1”就是“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康藏和青藏公路通车……一枚小小的邮票,记录的是当年建设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时光流逝,五六十年后的今天,在大江上修大桥早已不是难事,六七十座大桥横卧万里长江,邮电部已顾不上为一座长江大桥出纪念邮票了。新世纪西藏有了铁路,出的是青藏铁路开工和通车的邮票。196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出了一张特种邮票,如今我们是造船大国,中国造的几十万吨的轮船航行在浩瀚大洋,万吨轮船下水早已进不了邮票设计师的视线。

  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都定格在这方寸之间。

  文 物 从零星到浩繁

  星罗棋布、浩若繁星的文物古迹是泱泱中华悠久文明的重要载体。

  半坡遗址、安阳殷墟等重大考古发掘,犹如颗颗闪光的珍珠,串起文献典籍之外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中华文明史;春节放鞭炮、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特有的中华民俗文化,恰似华夏子孙周身流淌的血脉,成为中国气派的雄浑“底气”。

  60年来,文物考古成就斐然。史前时期、夏文化、商周时期、汉唐及其以后各个时期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音符精准的编钟、美轮美奂的金缕玉衣、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为新中国文物考古涂上了浓墨重彩,更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惊叹。

  民俗文化是识别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全国放假,顺应了民间诉求,促使中华民俗文化更加繁荣。无论身在他国异乡,还是本土故园,每逢传统节日,中华儿女都会以相同的仪式举行活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课 堂 从有限到无限

  60年来,我们的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仅是知识启蒙的场所,更是终身学习的空间。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到今天,电大利用广播、电视等当时最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扩大校园,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

  如今,电大课堂通过网络为学生和社会求学者提供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利用远程双向视频系统进行教学和培训,采用网上实时答疑、BBS论坛、电子邮件、QQ群等现代远程教学手段,与天南海北的学生进行教学沟通。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的选择、学习资源的下载和相关教学信息的查询。学生与老师共同开展网上讨论,接受网上课程专业老师的指导及作业评阅等。

  远程教育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人人可以学习、随时随地学习、能够学到任何自己想学的知识,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梦想。

  教 育 从梦想到现实

  60年前,作家高玉宝《我要读书》一书,发出一个时代的呐喊。那时,我国八成以上的人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上学读书,成为中国孩子的美丽梦想。

  60年后,义务教育不仅在全中国普及,实现了适龄孩子都有学上、“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所有初中生、小学生的学杂费都由国家承担。让所有孩子“有学上”的目标基本实现,如今,让孩子们都能“上好学”,正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强音。

  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中国的大学一直是精英教育。始于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使中国的大学生迅速增加,到去年,高校在校生超过2000万人,是1949年的172倍。短短10年,中国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走过的道路,高等教育不仅阔步迈进大众化阶段,而且规模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当今中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一个教育大国正在向教育强国迈进。

  设 施 从紧缺到充裕

  1959年,新中国十年大庆,著名的北京“十大建筑”拔地而起。在当时还很贫穷的情形下,其中就有一半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工人体育场。每个建筑风格独具,在很长的岁月中为人们提供着文化的营养。

  最近,在“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中,国家图书馆二期、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国家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名列前茅。而在如今上海人心目中的标志性建筑排行中,东方明珠塔、展览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地也在前十名之内。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显著地位,既显示出新中国60年发展对公共文化的偏重,也表达了人民大众对文化建设的厚望。

  硬件建设仅仅是60年公共文化的一种外在标志,而2008年开始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才真正体现出文化的公共性。全国400多家属于政府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展览馆取消了几十年一直悬挂的售票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进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场所,拥有了本应享有的文化权利,显示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正走向成熟。

  音 乐  从闭锁到多元

  “岁月留声,如歌岁月。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如共和国母亲怀里孕育的儿女,为我们见证着新中国的革新与壮大。”于1983年开始流行歌曲创作,曾创作《涛声依旧》、《九九女儿红》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先后推出李春波、陈明等歌手的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这样说。

  上世纪70年代末,阔别中国大陆数十年的流行歌曲随着邓丽君“甜蜜蜜”的歌喉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青少年一夜间成了流行歌曲的信徒;而毗邻香港的广州成了新中国流行音乐的桥头堡和根据地,遍地开花的音乐茶座与音像制品急剧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1986年,《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在北京吹响了大陆流行音乐的第一声集结号;80年代中后期的“西北风”,完成了大陆流行音乐创作本土化的第一次奠基;90年代以来以岭南为代表的新生代歌手及歌曲的出现,使大陆在世界华语流行乐坛中展示了不凡的实力;21世纪初,一批优秀的网络歌曲及音乐彩铃等新媒体歌曲横空出世,预示着一种全新的音乐产业正在转型的阵痛中悄然来临。

  舞 台 从平淡到绚丽

  “击缶”一声惊天动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世界瞩目。其创作团队和表演团队,既有来自国内各文艺团体的优秀人才,又有来自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他们拥有深厚的民族艺术积淀,又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了一个影响全球的文化奇迹。

  如今走遍世界,从舞蹈到音乐,从杂技到魔术,哪个国际大赛没有中国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选手在国际比赛获奖,回来后庆功、重奖、表彰、发消息,每次都热热闹闹。现在,每年得到的奖项太多,所以连庆贺的气氛都显得过于平淡。世界各地的乐团、舞团,如今几乎处处都有中国艺术家的身影,他们将中国文化的符号传遍世界。

  打开每月各地的演出预告,你会发现,演出季、艺术节是常态;院团创作和演出每月更新。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400多台中外演出登台,而明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每天将有100台演出展现在黄浦江畔,世博会总共演出两万多场。这既显现出中国舞台生产的能力,也表现出中国舞台对世界的吸引力。

  荧 屏 从贫穷到输出

  1958年3月17日,我国第一套电视设备在北京试制成功。当天晚上试播时,400多个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观赏了这套电视发送设备播送的电影动画片《小猫钓鱼》和中央广播乐团、广播剧团演唱的5个节目。这套电视发送设备将安装在11层高的中央广播大厦里。只有离电视台25公里内的首都人民,才可以从电视机里看到电影、戏剧和公众集会的实况场面。也是在这一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与观众见面。

  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对于新中国的电视事业来说,1958年意味着生命的原点。相对于文学、舞台艺术和电影等艺术形式来说,电视尽管是最年轻的那一个,但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今天,电视已经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282座,教育电视台44座;开办电视节目1291套,其中77套电视节目实现上星传输。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58%。2008年,我国电视剧产量达到502部14498集,成为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收看电视新闻、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

  银 幕 从单调到多彩

  在一个甲子的风云岁月中,电影艺术的发展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重要篇章。

  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电视在这个时期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从一开始便自觉地步入了整个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承载着记录现实生活、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民众心愿、为新中国呐喊的重负。

  从20世纪50年代的《桥》、《林家铺子》、《武训传》、《林则徐》、《甲午风云》、《冰山上的来客》,到今天的《梅兰芳》、《集结号》、《建国大业》等,中国电影一直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相生相伴。

  但是,被各种创作观念束缚的电影生产初期,电影创作手法、艺术审美情趣仍嫌单调,一批说教式的作品主导银幕。改革开放以后,电影进入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商业电影开始出现,电影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20世纪末期,中国电影变化就在五色斑斓的改革推动下眼花缭乱,包括发行制作方式的变化、合作制片的兴起、国外大片引进的冲击、院线制与宣传操作方式的形成,都成为中国电影应接不暇的一次次冲击。尤其是社会生活的极大改变和人们观念的迅疾转向,对电影审美创作造成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高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影电视业进入了新的时代,甚至被赞为“引发从电影形态到本质的一系列变化”,它不仅把影视的传统技术、现代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起来,实现电影与网络的结合与渗透,不断分离和滋生新的媒体和艺术形态,同时亦为当代电影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李舫、袁新文、赵婀娜、袁晞、陈原、张贺、倪光辉、董洪亮、刘阳、杨雪梅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