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土庙到现代洋楼
——青川教育历史巨变亲历者说
王生伟
讲述人:王生国,63岁,青川县退休教师。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入学接收启蒙教育,到后来从教45年,在农村学校共计度过54年光阴,亲历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川教育发展的非凡历程。
学校:条件越来越好、结构越来越完善、功效越来越彰显
我是1954年读的小学。那时我入学的板桥小学还是一座破旧的古庙,全是土墙房屋,面积不大,采光很差。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却容纳了板桥、木鱼、孔溪等几个相邻乡的100多名学生和8名教师。那时解放没几年,老百姓普遍穷,只有少数家庭子女能上学,一个乡的入学率在30%左右。1960年,我考取了青川县白水(即现在的沙州)中学。学校当时有200多名学生。由于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辍学现象便时有发生,生员不断减少。1962年,沙州中学因生源锐减合并到青川中学,合并后学校不足200人。而当时青川全县只有青川中学和三锅中学两所初级中学,没有高中,高中只有300多里外的广元有。1968年我从广元师范毕业分配到启蒙的板桥小学(已更名为红旗公社小学)任教。这时,原来的土庙仅剩下两幢,其余全被新修的土木结构的新教室代替。新教室采光度好,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还办起了戴帽初中班,全校中小学生有260多人,教师增加到20多个。
“文化大革命”后的1978、1979两年,板桥(红旗)小学开始修建砖木结构房,还增修了一定数量的厨房、储藏室、教师寝室等配套用房。到了90年代,学校全部修建砖木结构平房,并将生活区、活动区、教学区独立分块,使得学校设施更配套,功能更突出。2006年,爱国台商王永庆捐资50万元,加上县财政匹配的20多万,建起一幢二楼一底教学楼,圆了师生用上楼房的夙愿,并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气息。“5·12”汶川特大地震,虽然摧毁了曾经美丽的校园,但是,不到半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浙江省的大力支援下,板桥乡学校又建起了一幢幢漂亮的洋楼,整个校园规划设计的比原来的还要美、还要好,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让人止不住的激动、高兴。
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用人机制越来越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人才紧缺,但凡有点文化的都给安排到机关单位或学校工作。1963年,我从青川中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板桥乡前山村创办村小。前山村属于高山村,辖4个自然村,环境十分封闭,农家人读书观念淡薄,加之条件差和教师奇缺,解放十多年了还没有学校。我去了那里,凭着一腔热血和山里人对我这个“有学问的年轻人”的崇敬,很快办起了前山村小学校,从而使周围三山五岭的二三十个农家子弟成为解放后前山村的首批学生。
五六十年代,读过高小的就算有文化的人了,如果读了初中,那就可以说是稀缺人才了。那时国家实行工作安排,只要你有文化,不需你找工作,而是单位主动找你,为你安排工作。这种情形延续了二三十年。“文革”结束后,国家拨乱反正,对教育高度重视,相继实施了包括恢复高考在内的一系列恢复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部署,教育事业重现生机,随之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青川本地已出现了不少大学生,除了师范类毕业生国家还分配工作,其他各类中专、大学生开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真正到了人才济济的兴盛时期。
教师:地位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好、自豪感越来越强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家极度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那时读初中,一学期只需交5元钱,其中5毛钱用于零用开支,由此可以推想当时教师的工资收入有多么微薄。我1963年初中毕业当民办教师,工资是10块钱一个月。1968年广元师范毕业成为公办教师后,工资逐年增长,但涨幅很小,20几元一月的标准拿了将近20年。
工资大幅提高还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致经历了三个高峰时期。三中全会后开始连年增长,至80年代中期,我的月工资首次突破100元。可不要小看那100元,这在一个劳动日只有2元钱报酬的当时足以让人羡慕了。90年代中后期,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空前加大,教师工资也不断成番增长,到了世纪之交,我的月工资突破1000元。进入新世纪,工资继续猛涨,临近2007年退休时,月工资达到2000多元。
随着工资连续不断大幅提升,教师的生活条件也一天天变好。退休后,我靠积攒下来的几万元在城里买了一套二手房养老。虽然,“5·12”特大地震把住了不到两年的房屋震毁,但是政府及时给予了妥善的安置,帮助全家度过了难关。今年教师节前,我又领到了义务教育退休教师三千多元生活补贴,生活上更加感到了富足和温暖。最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受我的影响和熏陶,两个女儿都选择了教师职业,继续为祖国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