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百姓财富增长的黄金时期。1952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6亿元;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增长为217885.4亿元。60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超过2万倍。
当钱袋子鼓起来的时候,投资理财就开始成为百姓经济生活的“柴米油盐”。在珠江三角洲这片充满生机的经济热土上,“银行多过米铺”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从“机关银行”到“百姓银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业经济发展,我国银行业务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资深员工何五星,此前曾在人民银行、农行、工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工作过,从业32年。他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银行最初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本上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提供,存款、取款当时都要去人民银行办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银行的负债、资产和中间三项业务种类单一,范围狭窄。如50、60年代的人民银行,除发放农业设备贷款之外,只发放企业生产流通中的季节性、临时性流动资金贷款,不能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也不能对服务、旅游、科技等第三产业发放贷款。
改革开放后,国有商业银行得以恢复和发展,银行开始主动贴近市场。广东工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廖文说,原来银行也和机关差不多,一杯茶,一张报纸,清闲得很。后来在竞争下为了推动金融业务深入基层,多家银行推出了“自行车银行”:就是银行职工骑上一辆自行车,后面带着一个保险箱,人到哪,业务开展到哪。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财富日益增长。针对不断增加的金融产品需求,银行推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金融领域逐步向世界开放,商业银行间竞争开始升温。
“原来银行网点主要分布在机关单位附近,如今新设网点大部分都选在居民社区内,主动为百姓服务的银行才更具有生命力。”广东建行个人金融部赵淑茵说。
“银行多过米铺” 百姓得到了方便和实惠
上世纪80年代末,银行间引入竞争机制,“工行下乡,农行进城,中行上岸,建行破墙”,打破了原有的专业银行业务分工。何五星说,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一眼可以看到两个储蓄所,而两眼却看不到一个厕所”,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以广东建行为例,1984年全省网点数为149个,1987年-1989年,网点数分别为324个、689个和1088个。
来自香港的林先生说,上世纪90年代初回到内地,每个地区还有购粮站,凭购粮证定额去买米和面。现在内地米铺都看不到了,要买米随时去超市;反倒是“银行多过米铺”,走出去不远就有一家。
广东建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助理沈曙辉说,银行不仅将网点搬到了商业区、居民区,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在此基础上,建行开发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四大类别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将银行的服务延伸到了百姓触手可及的地方。
不再高高在上的银行,主动通过多种手段把服务网点送到了老百姓的身边。截至8月31日,广东建行有个人网上银行客户338万户,本年新增94万户,同比增长155%;个人手机银行客户192万户,本年新增110万户,同比增长115%;个人电话银行客户620万户,本年新增99万户,同比增长147%。
不分白天和黑夜,银行的电子渠道24小时在为众多市民提供金融服务。2009年前7个月,广东工行完成电子银行交易4亿多笔,占全行业务总笔数的50%以上,交易金额近5.6万亿元。广东建行估计,年底电子银行与柜面业务量之比将达到1比1,电子渠道未来将成为银行服务客户的主要渠道。
迈进“百姓理财”时代
市民王先生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早上8点半,登录个人网上银行,查询自己的资产状况;9点,开始看股市行情,如有投资机会,则通过银证通把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进行交易;10点在网上商城上逛逛,有合适的商品就在网上支付购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成为百姓生活的热门话题。广东建行个人金融部经理陈诚说,如今理财产品除了传统的存款外,增加了债券、基金、股票、保险、信托、期货、黄金等几大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流动性高、抗风险性强的短期理财产品开始热销。截至8月底,广东建行自行开发的“乾元”系列理财产品实现销售总额逾21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52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亿元;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11亿元;到了2008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885.4亿元,是30年前的800多倍,是60年前的2万多倍。
年过半百的市民吴依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春风里,老百姓得了实惠,家庭财富不断增加,支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前大家需要将五六成的收入来购买食品,维持生活的温饱,现在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是钱如何生钱。
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银监会统计显示,2008年底,按一级资本排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入全球15大银行之列;从全行业看,利润总额、利润增长率和资本回报率名列全球第一。(记者 黄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