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5日破产当日的雷曼兄弟大楼。
    去年9月15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仓促破产,揭开美国乃至全球金融风暴的大幕。  (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电 2008年9月9日这天,汤姆·奥奎斯特在曾让他享受惬意生活的雷曼兄弟公司接到了解雇通知书。“我无法相信,我彻底震惊。”奥奎斯特这样对妻子说。

  6天后,这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在走过158年岁月后仓促破产,揭开美国乃至全球金融风暴的大幕。

  奥奎斯特这才明白,雷曼解雇了自己,而美国经济紧接着“解雇”了雷曼。

  时隔一年,纽约华尔街不复去年此时的惊恐。然而,经历这场风暴的华尔街究竟改变了什么,答案却不明确。华尔街得到了救助,但更需要、也更为人们所期待的,是改变。

  去年9月15日,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同样在次贷危机中苦苦挣扎的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以及美国国际集团也如临深渊,但最终分别因“他救”和“自救”而侥幸从奈何桥折回。

  华尔街人人自危,忽然之间,就连保住饭碗都不再容易。

  一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华尔街,看到了不少回暖指数。但是回首过去这一年,华尔街除了四处飘散着美国纳税人的救市美钞外,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根本体制上的变革。

  如今,华尔街金融机构依旧在买卖交易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尽管一些金融活动已经受监控,但没有具体标准可循,松与紧之间没有政策规定。

  一些清醒的金融分析师感到担忧。

  “不解决体制危机

    下次危机更严重”

    美国金融政策制定者在过去一年间一直在拯救金融业,而不是变革金融业

  据新华社电 分析师认为,事实上,华尔街风暴后,美国金融政策制定者和议员们在过去一年间花费大量精力在做的事情是,拯救金融业,而不是变革金融业。

  《纽约时报》12日一篇“悼念”雷曼破产一周年的文章说,一些投资者和经济师认为,美国金融业复苏缘于政府痛下血本、付出极其昂贵代价。而如果整个金融业的体制危机得不到重视和消除,下一次更严重危机也许不需几十年后,而将近在咫尺。

  “下一次危机将置美国政府信用于险境。”文章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师西蒙·约翰逊认为,下一次危机的种子已经萌芽。他说,如果银行业依旧以纳税人作为风险投资的赌本保障,承受数百亿美元坏账的悲剧也就距离它们不远了。“他们还在玩火,他们还会惨败,他们会让国家被算总账,”约翰逊说。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谢勒甚至认为,华尔街已经错过变革的最佳时期。“人们在危机时刻会接受变化,但我们没有能够这样做,自满重新抬头,我们正在失去(变革的)动力。”

   新华观察

    重塑金融业形象势在必行

  在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全球金融业必须扪心自问,在一个全球化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业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华尔街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金融业的信誉受到打击。一些金融企业就像“贪婪的巨型怪兽”,在全球金融市场从事“疯狂”的投机活动。

  早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中国就提出,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其中,虚拟经济要与实体经济相协调,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呼吁,全球金融业必须抛弃那种鼓励短线投机、过度冒险的“文化”。在这次危机中,美国五大投行面目全非,已经证明华尔街过去那种高杠杆、高回报、高风险的经营模式存在巨大问题。

  毫无疑问,政府监管将在重塑全球金融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在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业并未受到巨大冲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政府对金融业实施了严格监管,注意强化风险控制。

  对此,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常任经济学家萨马赫·沙哈特撰文说:“我们尤其要学习它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做法。”

   IMF总裁:

    经济衰退未结束

  据新华社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说,尽管一些国家经济近期出现积极信号,但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并未结束。

  德国《明镜》周刊12日刊载斯特劳斯-卡恩专访。斯特劳斯-卡恩告诉记者:“不仅普通民众,甚至重要政治人物,不少人认为金融危机已远去。这一想法是危险的。”

  斯特劳斯-卡恩说,尽管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重要经济体法、德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出现增长,但这两个国家的失业率至少今后一年内还会继续攀升。他认为,世界各经济体应继续致力于重估金融机构薪酬体系、收紧银行货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