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三日电 题:综述:六十年六百倍 中国商贸流通业飞速发展
中新社记者 刘长忠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商贸流通业水平的标准,而中国百姓的消费水平,六十年来则可以用有吃有穿,吃饱穿暖,披金戴银概括。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百姓消费主要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主,对家庭设备用品的需求档次较低,主要是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为代表的低层次消费品。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购买家庭设备用品的档次不断提高,以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洗衣机为代表的新项目成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主流,部分传统消费项目如缝纫机逐渐退出居民消费领域。在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基本达到饱和后,空调机、微波炉等又成为居民家庭设备中新的消费热点。
|
二00八年,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性支出六百九十一点八元,比一九八五年增长八点六倍。二00八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九十四点七台,电冰箱九十三点六台,彩色电视机一百三十二点九台,照相机三十九点一台,大大高出一九八五年水平,家用电脑开始普及,每百户拥有五十九点三台,摄像机也从无到有,每百户拥有七点一台。
二00八年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洗衣机 四十九点一台,彩电九十九点二台,空调机九点八台,电冰箱三十点二台,家用计算机五点四台,高于一九八五年的水平。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摩托车、小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点。二00八年中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为五十二点五辆,汽车从过去主要由企业和政府购买变为主要由个人购买,二00八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八点八辆。表明中国零售消费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新的历史阶段,从单纯的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转向开始追求高档消费品、享受型消费品。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披露的最新数据表明,从一九四九年到二00八年,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商贸流通业从流通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经营业态,直至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六十年来,中国市场日益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二00八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十万亿元,一九五0年至一九七八年增长了八点六倍,一九七八年至二00八年增长了六十八点六倍,六十年间共增长了六百六十七倍 。
一九七八年以后随着传统分配模式的打破和消费领域的拓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步入高速增长通道,一九七八年至二00八年年均增速达到百分之十五点二,大大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年均增速百分之八点四,特别是进入二000年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相比之前波动较小,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而二00八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八千一百六十九元,相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了四十九点五倍,相比一九五0年增长了二百七十六点九倍。
六十年来,中国流通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首先是中国流通渠道流通企业群体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一些大型商业企业规模快速发展;其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软硬件基础建设加强,提升了企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给中国商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环境。数字显示,二00七年中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商品销售利润为一千八百二十五点一亿元, 平均每户利润额为七千六百零七点七元,分别是一九五0年全国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商品销售利润的九十一倍和十八倍 。
分析人士称,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商贸流通业在中国经济中的贡献作用有了质的发展,所创造的增加值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00七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百分之四十点六,首次超过投资和出口,拉动GDP增长达五点三个百分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