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54岁大学生想读研 新学期升大四,三年下来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还婉拒奖学金
2006年9月3日,南航艺术学院迎来一位51岁的大学新生施晨光,这一新闻事件轰动一时;如今54岁的他进入大四,大学毕业已进入倒计时。 3年的大学生活他过得快乐吗?他有什么改变吗?在旁人的眼中,施晨光就是个谜。2009年9月3日,整整3年过后,记者带着这份好奇再次走进施晨光的教室。 成绩数一数二不肯拿奖学金 一件洗得发白的淡蓝色衬衫,手指上还沾着刚刚作画时留下的墨迹,爽朗的笑声,淡定的眼神,与3年前相比,再次见到施晨光,他好像更年轻了。时间是中午12点多,施晨光已与同学一起到画室练习来了。 “我进大学,如鱼得水。”施晨光带着一丝进入大四毕业班的感慨淡淡地道出这句话,让记者印象特别深刻。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1955年出生,5岁就上了小学,可是1966年小学毕业正好遇上文革,他就此掇学。70年代初,挨批斗的母亲一出牛棚就托人把他送进了初中,可没过几个月,母亲再次被批斗,施晨光也就再没能继续他的学业,一直到文革结束。1977年,施晨光恶补两个月,考入了杭州一所中专,当时成绩在全班排第四。可是,没能上大学,是施晨光一直以来的遗憾。最近几年,国家取消高考年龄限制给了他圆梦的机会。在金华一所高中旁听2年后,施晨光3年前与儿子一起考上了大学。 当施晨光告诉记者他这三年来年度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时,连记者都有些惊讶。记者了解到,大一那年施晨光拿了奖学金,第二年学校再想给他颁发奖学金时他坚决没要,“别的年轻同学需要这个去找工作,我没这个迫切需求,不能抢他们的机会。” 睡上铺吃食堂没啥不习惯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金华市区,施晨光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创办的食品公司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放弃过去的舒适生活来挤大学宿舍,每天吃饭还要排队吃食堂,施晨光的生活与过去比肯定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他很适应。说到每天要爬上铺睡觉,他跟记者开玩笑:“这有什么难的!年轻时偶尔跟妻子吵架,她把门一关,我就睡在厂里装白砂糖的麻袋子上。”他还得意地告诉记者,以前别人也怀疑他,以年过半百的岁数去上体育课,能不能过关,这也被他克服了,唯一让他有些遗憾的是,上学期考1000米时,因为一起跑的人多,后面的人不小心踢了他小腿肚子一脚,一下子不能跑了,不过施晨光笑言,体育老师看看他也给他过关了。 同学们都叫他“老大” 业余时间,同学们一起出去的时候也会叫上施晨光。“我和同学之间交往得都很好,同学们都管我叫老大,”施晨光正说着,记者就听到旁边一个女同学走过来问了一句:“老大,印泥有吗?” 今年暑假,施晨光又当了一回“老大哥”。原来之前施晨光准备了一个办书画培训班的就业计划书,辅导员看到了之后眼前一亮,觉得这个计划好,还可以带动别的学生就业,就鼓励他试试。于是,今年夏天,施晨光与班上另一名成绩很好的同学丁胜一起在金华办了个培训班,教附近的小孩画画,也有些准备考艺术专业的高中生来冲刺,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虽然施晨光觉得有点累,但是他还是准备继续办下去,不仅教授书画技艺还要向现在的小孩传授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知识。除了自己办的培训班,他还受邀去给当地有名的梅溪书画社会员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这些会员们大多是当地中小学的美术老师和书画爱好者。 在大学里迷上老庄孔孟 在和记者的交流中,施晨光不时冒出一句孔子说或者庄子说来。他对记者说,刚开始觉得一些文字来源特别有内涵,比如“秉”字,过去的写法就是一只手抓住禾苗的样子,太形象了;再比如“权衡”,权是秤砣,衡指秤杆,这下意思全明白了。这些发现让他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毕竟多吃了三十年的饭,有些东西,他们年轻的学生不一定喜欢,可是我听了就有感悟。” 施晨光也因此改变了阅读习惯:“文革时,西方名著都是大毒草,看不到,所以改革开放后我几乎把能看到的西方名著全读了一遍,最喜欢《悲惨世界》。可是,当我在大学里接触到了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后,我发现其实中国的文化作品更精彩,老庄孔孟,2000多年前的人就具备那样的远见卓识,让我们现代人不能不叹服。”他还有一个理想,就是要以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来改变社会弊端。 有机会还想读研究生 出来上学这几年,施晨光很牵挂家里九十五岁的老父亲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他们年纪大了,也想我回去,加上我这么大年龄已经没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了,所以我想明年毕业后就先回家去办个培训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他也在留意一些研究生培养信息,最近他就打听到了南大、南艺都有艺术硕士班,这个没有年龄门槛,也令他很动心。“以后有机会我还是要再进大学读研究生的,吸引我的是这种淡泊宁静而又宽松的大学生活,可以真正静下心来多读一点书。” (实习生 黄睿 记者 石小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