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武老人。杨明摄
开篇语
阅兵,军中盛事,扬国威军威,振民族精神,激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几乎每次都有首次亮相的兵种或装备,每个“首次”都折射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变化。它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幕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报找寻历次阅兵的亲历者,走访军史专家,为您揭开“大阅兵的故事”。
记者刘海健、杨明、谢绮珊、柳建云 图/CFP(署名除外)
亲历者说
英式队列直甩长臂走过天安门
开国大典阅兵第一方阵成员、原“重庆舰”水兵马士武:
英式队列直甩长臂走过天安门
与之后的历次国庆阅兵陆军方队走在最前不同, 60年前的开国大典,由安东海校干部和华东海军士兵组成的海军方队率先走过天安门广场,1923年10月出生于杭州的马士武就是这第一方阵的一员,庄严地接受了共和国缔造者和30万首都群众的检阅。
那年,他26岁。昨天,已经86岁高龄、现居青岛的马老向记者详细回忆了60年前他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前后的珍贵历史记忆:
从“重庆”舰水兵到人民海军
开国阅兵第一方队基本由我们安东海军学校的原“重庆”舰人员组成,我曾经是这艘著名军舰上的舰舵手班成员。“重庆”舰原是国民党军舰。1949年2月24日晚,“重庆舰”起义,第二天开向北方解放区。后来我们500多名官兵到了安东,组建了人民海军第一所军事院校——安东海校。
临上车才知去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8月,北京传来消息,我们安东海校的人员要组建一个排,和华东海军的一个排,共同代表人民海军参加开国阅兵,而且是排在最前面经过天安门广场。我们被选出的40多人整装来到火车站,临上火车时,海校政委朱军才宣布,组织上给了我们一个光荣任务,马上出发到北京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而且是第一方阵。我们当时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大家非常激动。
海军参加阅兵这两个排,是由我们安东海校副校长张学思任总领队,安东海校的阅兵领队是1大队长谷彬。为了统一全军的队列动作,阅兵指挥部派了一名陆军团职干部到我们海军驻地指导训练,纠正已经习惯的英式队列步伐,八字步最终改正过来了,但是直甩长臂最终改变不大。
太激动顾不上细看毛主席
1949年10月1日,天还没亮我们就整装集合,经过严格检查,大家乘卡车从黄寺兵营前往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开国典礼正式开始。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看到第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飘荡,我们都激动不已,感觉热血在燃烧。
我们行进的队列是这样的,旗手李冠英向前斜擎着第一面八一军旗正步走,军旗后面是4名护旗兵。然后就是我们海军干部方队,方队是每排九个人,一共四排,我在靠前的位置。过了天安门广场,我们被安排在路边,列队观看后续的阅兵分列式。看到步兵、炮兵、装甲兵、骑兵陆续走过来,感受到了空前的震撼。
总司令北京饭店亲自宴请
10月1日当天晚上,朱总司令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受阅部队代表。陆军的方队是师以上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而我们海军干部方队人数少,全体人员都应邀参加了。朱总司令向我们每个人一一祝酒,祝贺阅兵取得圆满成功,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晚饭后,朱老总还请我们去看了西蒙诺夫演出团的歌舞表演。
阅兵后,所有受阅部队进行评比,我们海军干部方队评为第一名。回到安东海校,学校召开欢迎大会。我和阅兵领队谷彬、第一方队的陆相时一起,向大家介绍了阅兵的盛况。
阅兵秘闻
有人做了统计,当时受阅的武器装备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讲述者: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史专家 徐焰
4架“野马式”战斗机
满载准备空战的子弹
解放前,国内仅有的几个破旧兵工厂连迫击炮都造不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参加检阅的1万多英雄部队,展现在广场上的装备是日制九七式“老头坦克”、150毫米“花炮”和德制七九步枪……炮兵还多靠骡马牵引,有的身管很短,有的还是木轮子包铁皮。有人感叹说,这次阅兵式上出现的各种装备,只有骑兵的战马是我国自己产的。
阅兵的最高潮是新建的人民空军的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广场和城楼上突然爆发了如雷如潮的掌声和欢呼声。当30万群众都抬头仰望飞机,欢呼声响彻云霄时,人们还不知道这些旧式飞机是当时解放军航空兵能够拿出来执行战斗任务的全部家当。参加阅兵时,解放军的4架美制P-51“野马式”战斗机上还满载着准备空战的子弹,这在世界空中阅兵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空军只有17架飞机能拿得出来,为了弥补飞机的不足,头9架P-51战机在前头先飞,飞完后又绕到队伍的尾巴上再飞。所以在外人看来以为是26架飞机,实际上是17架。开国大典举行时,人民解放军的海军正在筹建中,还没有具备战斗力的军舰,中央军委仍安排海军分队参加阅兵。阅兵分列式开始,第一个通过城楼主席台前的就是水兵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