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国和蒙古“维和使命--2009”维和联合军事训练在北京地区某训练场举行开训仪式,蒙古参训人员对中国军人的单兵装备产生兴趣。这次联合训练按照联合国框架下维和分队担负的任务,分理论研究、共同训练、综合演练三个阶段展开。综合演练阶段将以执行联合国框架下维和任务为背景,演练执行运输与警戒防卫任务,中方参训分队主要由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所属部队组成。 中新社发 宋吉河 摄

  中新社北京九月一日电 题:军人形象不断刷新:“傻大兵”有了“软实力”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如果世上真的没有乔峰,我嫁给李云龙也可以”——当电视剧《亮剑》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一位女大学生甚至这样说。

  这句话的背后,是和平时代民众对英雄的呼唤。而军人,承载了当代中国人更多的英雄情结。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到五、六十年代“谁是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的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谱写了铮铮铁骨男儿的英雄形象;

  同样的英雄情结,却在社会转型期,遭遇到了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一切向钱看”,军人成了人们眼中的“傻大兵”;

  但是,抗洪抢险、冰雪灾害、抗震救灾,民众一次次看到,正是不怕牺牲的人民子弟兵一次次冲在最前面;

  今年,国家还将招收十二万大学生入伍当兵,官兵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军队的形象不断刷新,每次都没有让人失望。

  对此,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表示,军人形象的变迁,实质反映着社会评判即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这是出于提升军事软实力的考量,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需要这样的形象塑造。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这一点。

  诚如某集团军政委高建国少将所言,在信息化条件下,一支军队不主动塑造自己就必然会被别人塑造。军队必须适应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军队对外交往日益扩大的新局面,以大国军队应有的风范示人。

  人们看到,在汶川大地震的救灾中,美国《国际日报》在《死亡废墟中肃立的士兵》一文中,描述了一位持续奋战抢救生命的士兵,一手托军帽、一手下垂,为死难灾民致哀这一震人心弦的形象。美联社也不得不承认,与二00四年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时的美国军队相比,中国军队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

  公方彬认为,正是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进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军队自身的发展需求,决定了中国军人形象的变迁。在执政理念、社会价值观发生偏移的时候,对军队做出的负面评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每每在事件发生之时,“群众面对死亡的时候,军人义不容辞地面对死亡;民众一次次看到这支军队的力量,以及这股力量后面雄厚的基础。”

  另一方面,公教授表示,大批大学生入伍,提高了官兵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定能够提升中国军人的形象。这是中国军队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