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北京地区大学生实习就业双选会很热闹
实习是大三、大四学生的“必修课”。而如今,大二学生也积极地投身其中。“我们单位七八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好几个实习生,而且以大二实习生居多!”某公司员工老张感慨地说。北工大刘老师也说:“可能受应届毕业生求职压力的影响,今年大二实习的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多!”
大二实习不是学校的要求
笔者对40名大二同学的暑期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参加兼职、实习等社会实践的有26人。中国传媒大学实习生李甜甜说:“我实习的部门今年特别热闹,4个老师带5个实习生。”
某新闻单位的12名实习生,9名为大二学生。他们通过网上搜索、家长介绍、学校推荐或者毛遂自荐等方式,得到实习机会,其中以托人介绍居多。
小刘是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她说:“就业压力那么大,而实习经历能为就业做铺垫,所以许多大二学生便提早进入到‘备战’状态。”
对于大二学生提早准备这一行为,某广告公司总经理表示赞同:“如今,比起证书、学历,社会经验显得更为重要。这是能在工作中直接体现出的能力。”很多毕业生在面试时都会被问及是否有相关经验,有些学生很不理解,认为刚毕业,经验从何而来?但殊不知,大学期间零碎的实习经历,足以被很多用人单位认可。工作,靠经验取得;经验,从实习中得来。
检验兴趣潜质 调整未来方向
在被调查的12名报社实习生中,有一半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另一半则学的是计算机、国际政治、外语专业等。
对此,经济专业的大二学生小崇自信满满地说,她现在正和老师一起跑经济类新闻,例如房地产、证券市场等。她的新闻意识和采访能力,不输给新闻专业的学生。
在天津师范大学学习国际政治的刘同学,希望未来可以在报社的国际版工作,这样既符合自身对传媒的兴趣,还能发挥专业优势。他还说,因为非科班出身,所以要通过实习弥补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理工科出身的小孙,两次实习时分别选择的是行政管理和媒体。他说:“多接触其它行业,知道不同行业的规则,可以开阔眼界,未来就业时还能多些选择。”
一直热爱传媒的小阳是国际关系专业大二学生,在实习中,他越来越意识到报社工作与他当初想象的差别较大,“我庆幸自己能尽早向其他方向发展,而不是等到从业后才意识到选择错误。”而和小阳同时实习的英语专业的小文,则对传媒越发感兴趣,紧张而又充满新鲜感的工作,正是她所向往的。
通过实习,也可以发现所学不足。“在学校学的排版软件,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实习第一天我却不得不先自学新软件。幸好有这次实习,不然都不知道学校所学和实际工作差距那么大。”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小张无奈地表示。
也有急功近利走过场 努力者有更多机会
近年来,从用人单位到国外高校,对学生的“实习证明”都尤为看重。
于是,一些学生为了一张“实习鉴定”而实习。有的到实习单位报到后,不会主动找活干,没事就上网、玩游戏;有的看准实习单位对实习生比较宽容,以各种借口迟到早退;有的不安心工作,刚来几天便“跳槽”。
当然,更多的实习生还是非常认真、勤恳。新闻专业二年级学生小李,已在多家杂志社、报社实习过,他深有感触地说:“大一在一家杂志社实习时,由于比较认真、肯学,得到‘师傅’的青睐。后来有别的实习机会时,他便推举了我。”可见,一次好的实习,能为将来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商务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小孟也清醒地知道:“一纸证明只是进入国外高等学府的敲门砖,实际经验才能让自己越走越远,这是不能蒙混过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