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云峰镇界牌村灾后农房重建集中安置点一角 陈朝文 摄 记者 杨德凡 陈道明 “建新房政府救助,迁新居不忘党恩。”6月25日,在热闹的鞭炮声中,苍溪县元坝镇九盘村6组村民陈文均一家高兴地搬进新房,麻利地贴上镇干部送来的对联。至此,该县因“5·12”地震需重建的17066户农房全部竣工入住。 市重建委办公室每一期发布的《全市受灾农户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进度通报》上,苍溪县始终排名第一。截至6月25日,苍溪又成为全市第一个提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任务的重灾县。 提速重建,既要科学重建,又要实干巧干 苍溪县县委书记任华兮告诉记者:“全面推进提速重建,既要创新思路科学重建,又要实干巧干跨越发展。” 17066户,占苍溪县农村总户数的9.5%。苍溪县深化“党员承诺定责助重建”示范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重建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在该县,每个重建户都成为各级党员干部挂牌工作的对象,重建户的名字与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等都被一一挂牌编号, 39个灾后重建工作队包片包干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全县39个乡镇灾后农房重建,只有限时完成重建任务、接受检查合格方可“销号”。 “灾后重建,让重灾户把钱花在刀刃上,一次建房终身受用,才是对群众最大的帮助,才是对群众最深厚的感情。”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该县坚持规划先行,科学选址,先后对21户超审批面积的重建户督促限期整改,对一批选址不科学的农户重新规划,避免了大的损失。重建,成为农村住房提升的过程。 《苍溪县“5·12”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手册》一书的免费发放就是该县在全市的首创。同时,该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了9套灾后农房重建图集,免费提供给重建户选择。针对资金短缺问题,县财政就在信用联社、县邮政储蓄银行开设8000万元专项担保农房重建贷款,向6418户重建户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87亿元。对地震受灾的342户五保户除部分原地重建外,其余281户陆续安排入住敬老院;对建不起房的特困户则采取群众捐工、村组捐料、干部捐助等办法,控制建房规模,并为每户给予2000元资金的再补贴。 该县通过配套建房补助、用地、建材、信贷、用工和收费等六大政策,组建了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援助组,从县内17家建筑施工企业中抽派8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开展技术援助,全县新增限价挂牌、特供农房重建的采砂点20处,分10个片区各确定1名钢材、水泥指定经销商,在县城设立3个钢材、水泥供应点,在阆中等地购入页岩砖1.1亿匹,有效解决了农房重建材料供应。 “统筹推进科学重建,就是要和农村产业重建、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 见到龙洞乡回龙村二组56岁的村民蒲维典,他正在猕猴桃园里忙碌。“新房子还没修起,过年前乡干部就免费送来了猕猴桃苗,建起了这7亩果园,还补助现金给我建起了12台猪圈。”蒲维典很乐观地算起他的经济账:“目前养了40头猪,再过一个月就出栏了,重建房子借的钱两年就能还上。”在老蒲身后,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从房后边通向远方…… “重建是一次改善农村面貌、提升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机遇。”苍溪县县长何海生这样告诉记者。该县把产业发展和农房重建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提前打好灾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县在重建户中培育种养业主大户264个,新建肉兔养殖小区10个,新增红心猕猴桃2万亩,苍溪梨7000亩,业主造林2.2万亩。在全市率先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14.5万亩,启动建设万亩现代农业园区2个,辐射建设千亩示范园40个,创新推行“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养殖收入”的模式,切实解决了园区重建农户持续增收的难题。 该县借助农房重建的项目整合优势,完善好卫生水、沼气池、便民路、产业园、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公共配套设施,形成农居整齐、设施完善、环境协调、良性循环的新格局。特别是对10户以上的24个集中安置点按新村建设标准实行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施工技术等“五统一”,达到了“建设一户带动一村、建设一点带动一片”的目的。 住进新房,点燃新希望;灾后重建,一路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