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要求干部陪群众上访 信访考核与奖金挂钩

  据报道,江西瑞金一项以人为本、变堵为疏的信访创新制度,却在实际工作中遭遇了尴尬。

  在瑞金,越级上访、非正常进京上访已困扰当地政府多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瑞金于去年11月推出“陪访制”,即由村级、乡镇干部陪同上访人到有关部门落实解决问题。然而“陪访制”推进半年有余,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今年一季度496件接访中,陪访仅19件。

  “陪访制”的初衷是好的,意在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减少越级上访,而且可以协助信访部门督办群众反映的问题。可为何群众偏偏不领情?

  从基层政府的角度看,用“控访”来限制群众正常的信访,效果未必好。瑞金4年前开始的乡镇干部信访考核制度规定,“超出规定的信访量,考核时会被一票否决”。制度的“量化”要求,虽然操作起来简单,却无益于保障群众的权益。实施“陪访制”后,由于免除了干部的信访责任,他们少了考核压力,也就不会去“截访”、“控访”,缓解了干群矛盾。但反过来想,如果群众拥护这一制度,基层干部定会陪不胜陪,疲于应付;如果不拥护,那么“陪访”往往可有可无。

  而从上访群众的角度看,他们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反映的问题,大都事关基层干部的问题。我告你,你还要一路笑脸相陪,这份好意谁好意思或者有胆量接受?即使“陪访”干部笑容可掬,也难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而有些上访人反映的问题,还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干部“陪访”难免有“监访”之嫌,让人不禁怀疑此举到底是保证老百姓对政府的监督,还是加强了政府对上访的“管理”。

  基于这样的分析,“陪访制”遭冷遇也就不足为怪了。更尴尬的是,信访追责制度在向基层覆盖后,非正常信访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有的上访群众会把这一制度当成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敏感时期,乡镇干部为‘息访’,会陪群众吃喝打牌,并给予利益”。

  据了解,“陪访制”非瑞金一地独创,贵州、内蒙古等地也在基层推广,效果如何,不敢妄加揣测。仅就瑞金的实践而言,这样一项初衷很好的制度并没有降低越级上访次数,反而增加了行政成本。

  对于陪访率低的原因,当地干部分析说,这和大多数上访群众不信任乡镇干部,绕开他们上访有关。也许,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基层领导干部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场上,把自己当做人民公仆,常思百姓之苦,常念民生之艰,切实解决事关百姓的问题,群众上访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少,上级部门的麻烦也才会越来越少。解决好基层干部的公信力问题,建立融洽的干群关系,和谐信访才能成为可能。(苏显龙)